2014/10/24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四) 所見略同

  就像講到伸卡球會想到王建民,講到罰球線起跳就是麥可喬登,講到雨神就是洗拿艾爾頓一樣,每個英雄人物也或多或少或流傳下一些非常具有個人風格的小故事傳世。本篇的兩位英雄,當然不可能沒有。就讓我們來一窺他們的形象吧!

遺臭萬年的一句話

 

  先讓筆者把鏡頭拉到董卓包圍網甫成立之時。話說董卓入京,開始提拔一些知名人士(儘管那些人士並非真心想被他提拔),例如當時的大學者蔡邕。蔡邕曾經在一天內,被董太師連升了三次官。理由為何?很簡單,因為董太師告訴他:「你要是拒絕,我就殺光你一家老小。」而曹操,也在董卓的名單之內。其實聰明的曹操,早就想到會有這件事,只是因為他那愛錢的老爹曹嵩,在京城斂聚的大量家產捨不得丟掉,所以一定要賣掉才肯走。後來董卓來催促了,曹操謊稱他偏頭痛發作,要幾天才能上任。結果,當天夜裡,曹操換上輕裝逃跑。隔天董卓一看曹操沒來上班,勃然大怒,立刻發布通緝令要捉拿曹操。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就提到:「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異姓名,間行東歸。」而這事在羅貫中先生的筆下,變成了曹操拿七星寶劍要暗算董卓不成,因而逃跑一事。不但為曹操的巧詐形象有莫大的加分作用,同時也對曹操臨危不亂的小聰明,做了最貼切的描寫。

  曹操在逃跑至河南中牟縣時,被當地的亭長(大概類似鄉長的等級)給逮到了,被關進監獄裡面,等明天一早立刻遣送縣長處。但是,負責此事的另一個功曹另有看法,他說:「現在董卓亂政,天下最需要的是曹操這種英雄人物。我們不應該把他交給董卓」。 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為:「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裴松之引用郭頒『世語』中,則是這麼寫的:「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已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釋之。」此乃京劇非常有名的橋段「捉放曹」,照『三國演義』與『捉放曹』這位慧眼識英雄的人就是之後跟曹操鬧翻的陳宮。但是,根據史料推論,這位慧眼識英雄的人並非陳宮,此處不再贅述。

  而,就在曹操被中牟縣令捉住之前(或是之後?史料所能夠推測的時間不明確),發生了一件比羅生門更羅生門的事件(容筆者更正,應該是比「竹林中」更「竹林中」,詳閱拙作竹林中羅生門)。 那就是呂伯奢滅門血案。這件無頭公案,有幾個版本。一是東晉人孫盛所著『雜記』紀載,曹操到達呂伯奢住處時,疲累的曹操倒頭就睡,醒來的時天色已晚,曹操出了房間,只聽到磨刀霍霍聲,與「綁起來再殺」。曹操一聽,立刻衝出來,見人就砍,到了廚房,才發現有一隻準備要殺的豬,此時後悔已來不急,曹操只好繼續逃跑。逃跑的途中,遇見了呂伯奢,曹操心想要是他一回家,肯定報官,小命不保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手起刀落,把呂伯奢也殺死了。『魏書』的說法是,曹操在夜裡到達呂伯奢家中,老人家不在,他的兒子們夥同食客對曹操不太客氣,不但要劫掠財物還威脅要送官府,於是曹操在爭執中殺死了幾個人就逃跑了。『世說新語』則稱,曹操懷疑呂伯奢會出賣自己,於是殺害了他全家。不管是哪個版本,都好像衍生出一句曹操遺臭萬年的格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三國演義』中則更加渲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孟德啊,雖然這件無頭公案完完全全沒有記載在歷史上,而此事的始作俑者孫盛,又乃晉朝的史學家,根據魯迅先生的說法,無可避免地對前朝的創立者一定會有所貶毀,但是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裡面的「奸」字,早已牢牢地扣在你的頭上了。


幸若舞「敦盛」

 

   至於,信長有沒有像孟德那樣,有流傳下來的一句話呢?答案是有的,不過形式不太一樣。信長很喜歡舞踊一首叫做「敦盛」的曲子。不過這個敦盛,並非日本傳統技藝能劇,而是幸若舞的一種。敦盛本名平敦盛,是平清盛的姪子,也是吹笛高手。當源平合戰的關鍵戰役「一之谷之戰」時,平軍開始被源軍壓著打。此時平敦盛為了取回自己所愛用的笛子,因而延遲了自己搭上撤退船的時間。本來敦盛打算策馬跳上船,而船上的人也有察覺此事而想試著退回岸邊,但卻因為逆風而無法靠近岸上。敦盛自己也因為強烈的浪飛沫,(中文好像沒有這個詞,筆者是從日文硬翻回來的)而無法隨心所欲的控制馬。

  此時源氏的武將熊谷直實看到了敦盛,從他身上穿著的高級盔甲,推測是平家的重要人物而向他提出了單挑的挑戰。雖然敦盛並沒有接受單挑,但因為熊谷脅迫他要是不接受挑戰的話就命令身邊的兵士對他放箭,不得已,敦盛接受了單挑的挑戰。幾乎沒有實戰經驗的敦盛,當然不可能是身經百戰的猛將熊谷直實的對手,敦盛立刻被捕縛。熊谷仔細觀察了平伏在他面前的敦盛的容顏,發現敦盛只不過是剛過成人禮,十六歲的年輕武將。不由得把自己也是十六歲,不久前戰死在一之谷之戰的兒子熊谷直家的容貌聯想在一起。

  直實開始躊躇,不過其他的源氏將領看到此種情形,開始鼓譟著「直實有二心!連他也一起砍了!」直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砍下了敦盛的首級。一之谷之戰雖然以源氏的大勝告終,但是在戰後的論功行賞,直實並未取得令自己滿意的獎賞。再加上隔年源氏徵召直實參加屋島之戰時,苦澀的記憶又浮上心頭,讓他不知道是否會發生同樣的憾事,感受到世事無常的直實遂決意出家。直實決定出家的中後半段,有這樣的歌詞。


思へばこの世は常の住み家にあらず
草葉に置く白露、水に宿る月よりなほあやし
金谷に花を詠じ、榮花は先立つて無常の風に誘はるる
南楼の月を弄ぶ輩も 月に先立つて有為の雲にかくれり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これを菩提の種と思ひ定めざらんは、口惜しかりき次第ぞ

筆者試著把它直譯,但有點困難,大意如下:

我思此世,居所不久長。
葉上白露雖短暫,妖豔尤勝長存水中月。
金谷園歌詠花麗,榮華卻總為無常風誘。
南樓望月愁悵悵,然總有雲遮月之時刻。
人間五十年,與*化天*比之,直如夢與幻。 一度受此生,此生何不滅。
若無此看破滾滾紅塵的觀點,此生只不過是後悔失望地虛度。

影片如下:

織田信長の幸若舞

戦国無双 信長の敦盛

  內容是「桶狭間之戰」前夕,信長所踊的幸若舞,也就是粗字的部分。這個「化天」呢,指的是「他化自在天」,一天相當於人世間的八百年,也可稱為「第六天」。所以人世間的五十年,與他化自在天相比,真如同一瞬。信長自稱「第六天魔王」,也就是在此阻撓欲成佛者的障礙(他是對武田信玄宣戰時使用這個外號的,因為信玄是佛教徒,本身的法號就叫做信玄)。

  另外,能夠充分表現出信長的人生觀的,還有一首小曲。

「死のうは一定 忍び草 忍び草には何をしよぞ 一定 語り起こすよの」

不負責任翻譯又來了:

不管是誰,死亡都會來訪。
我死後,為了讓後世繼續談論,該做甚麼好呢?
後世應該會繼續談論,我接下來所做的事吧!

  您覺得怎麼樣?要是每天都帶著這種心情入睡,應該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吧。也許,這跟賈伯斯的名言「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吧。

  信長的人生觀充分表現了當時候武士的心境。「不知何時會死」的覺悟,也許是成就大事業最好的催化劑。但,相較起來其實孟德用「奸」來包裝這種心境,也是說得通的。為了生存不在乎多殺幾個人,一切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為最高宗旨,這兩位蓋世英雄,一個是「為了要做大事一定要活下去」,一個是「不知何時會死所以一定要做大事」,也許,只是同一種覺悟的一體兩面吧。

2014/10/22

掌篇:顏色收集盒(四)~蔚藍色的假期(Azure Vacanse)

每天拖著疲累的身軀處理事情。

一個人的晚餐,冷掉的菜餚。

深夜的新聞與熟睡的家人們。



索爾斯頓在MAIL中告訴我,他將有兩個星期的休假。

哈利森則說,本周是他們的Bank Holiday.

藤井先生平常忙歸忙,該玩的時候就是兩個禮拜不見蹤影。

阿妮塔更絕了,她們的國家規定要放暑假,所以我有兩個月不能跟她聯絡。

阿斯旺說,宗教慶典是他們的重要節日,他沒辦法那麼快回覆我。

育達先生則說,你們的東西我有空會參考一下,但是我要下班了。



突然想起,跟家人們一起吃飯的餐桌。

突然想起,孩子們看似稚嫩但又突兀的帶點大人感的臉。

突然想起,好久不見的朋友說要聚聚但我卻沒空。

突然想起,要給客戶的資料還沒準備完。



你的人生是甚麼?

壓力?業績?數字?毛利?帶著疲憊連滿天星斗都看不見的眼睛回家?

物質?愛?跟家人一起度過的時間?獨自一人思考的時間?

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

給自己一個Vacanse吧,不管是心靈的,還是身體的。

不管哪裡,不管好走難走,總有路走,是吧?

2014/10/11

掌篇:顏色收集盒(三)~深紅靈魂(Maroon Soul)

老實說,我可以看到靈魂的顏色。



嬰兒的顏色是清澈而透明的藍,彷彿朝陽剛升起的天空。

隨著年齡變大,有的人的靈魂漸漸變得混濁,有些人的靈魂根本是一團黑碳,

但是也有少許的靈魂,維持著跟嬰兒相去不遠的顏色。

在照鏡子時,我總以自己的靈魂是透徹的顏色為傲。


不過,最近,我開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去到固定的場所,作著固定的例行公事。

出門前我總會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靈魂。



出門前是清澈的銀色。回到家後,像是染血一般的深紅色。

清澈的銀色跟深紅色混在一起。簡直就像是鐵鏽似的。

是啊,鐵鏽。我的靈魂生鏽了。




只為了溫飽出賣自己靈魂,值得嗎?我問著鏡中的自己。






某天,站在鏡子前面發呆的我,看著自己靈魂的顏色愈來愈混濁,終於忍不住,往鏡子的方向撞了過去。

鐵鏽般顏色的濃濁液體,汨汨不絕地流了出來。





原來我早就沒有清澈的靈魂顏色了。

2014/10/7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三) 天下大亂

叛亂蜂起

 

  話說,曹操隱居的時候,正是東漢政局最混亂的時候。冀州刺史王芬,原本想廢掉靈帝,改立合肥侯為帝。他把腦袋動到曹操這邊來,希望他能加入這件事。不過曹操的腦袋很清楚,百足之蟲死而未僵。現在時局亂是亂,但是還不到改朝換代的時候。其實終其一生,曹操始終沒有做這件事。如果,儘管歷史沒有如果。要是他真的建立了魏朝,他在今天的評價是否會不一樣?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吧。曹操拒絕之後,也沒有跑去告密。後來正如曹操所見,這件事事跡敗露,以失敗告終。不過,涼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益州發生暴動,幽州被外族烏桓入侵,并州也有匈奴進攻,可謂天下大亂了。此時,朝廷下了一道命令,設立西園八校尉,新編成五個軍團,由八名將軍統領,分別是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他老爹給他取的名字真好,爆紅哪!),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與右校尉淳于瓊。組件這五個軍團的目的是,對外可以平定叛亂,對內也可以保護皇帝。不過,雷聲大雨點小,除了下軍校尉鮑鴻半年後率軍去討伐黃巾黨之外,基本上這八大校尉還沒幹到甚麼事,靈帝就死翹翹了。弦外之音是這個鮑鴻不但沒有消滅黃巾黨,倒是私吞了幾千萬錢的軍餉,於是這個下軍校尉呢,就在監獄裡繼續爆紅了。

  靈帝一死,照例外戚跟宦官的爭權大戲又要開演了。這時候的大將軍是何進,本來是個殺豬的,因為妹妹嫁到皇宮裡面,於是就成了大將軍。宦官蹇碩跟趙忠本來想幹掉何進,但是何進動作更快,先下手為強把這兩人殺了。袁紹這時提出了一個餿主意:乾脆把宦官全部砍了!而且,要叫駐紮在外的武將帶兵來砍!曹操的頭腦仍然非常清醒,多次勸諫袁紹,說宦官作亂只要把帶首謀者抓起來即可,不需要勞師動眾,並且,天下大亂之際把外面的兵馬招進京城,是非常危險的事。可惜那時曹操說話不夠大聲,何進還是採納了袁紹的主意。

  這一搞,不得了了,狗急跳牆,宦官首領張讓,段珪等假造何太后的命令讓何進進宮,輕輕鬆鬆就砍了何進。袁紹此時只好與弟弟袁術衝進宮裡,見到沒鬍子的就當成宦官砍了。張讓挾持著少帝與陳留王逃出京城,被尚書盧植追上,張讓跳河自殺。老話一句,打得好不如打得巧,董卓這時候趕上,趕緊拜見皇帝。這個董卓呢,是個人才,不過是在破壞與殺人方面。您想想,這種人要是掌權會怎麼樣?他的暴虐讓人嘆為觀止,筆者下一段會來介紹一下。不過,可憐的東漢人民,將要面臨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了。


恐怖政治的天才 

 

 董卓,字仲穎。孔武有力,武藝超群,據說他年輕的時候可以左右開弓,騎在馬上左右馳射,好不快哉。在偏遠的西涼,這招拿來打獵滿有用的,但是近了京城,這種野蠻人的個性會帶來甚麼後果呢?


  據周澤雄先生所言,董卓此人反常乖悖的性格特徵,由於超出尋常思維方式和操作規範的度外,反而有可能因其震懾駭怪的心理效果,使世人在一時不知所措之後目瞪口呆地促成其政權的集結。歷史上的恐怖政治,可以說是都是這樣形成的。當董卓被召進京城的時候,他的部隊也才區區三千人。不過,他讓這些士兵半夜偷偷溜出城,隔天再雄赳赳氣昂昂的進城,如此重複四五天,成功了造就了自己的軍隊源源不決的假象。他並且率領自己的軍隊,對於正在舉辦祭典的無辜村人大開殺戒,男的割下首級掛在馬車邊或士兵的腰間,女的就直接拖來做婢女小妾,他仍然在製造假象--剛剛又打了一場大勝仗。前大將軍何進弟弟何苗的軍隊被他收編,唆使呂布殺死義父執金吾丁原後,當然又把丁的部隊歸在自己的麾下。

  從此,董卓超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際上成為那一人之上的掌權者。要知道,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動的念頭--廢立皇帝,在董卓的心中就有如更換枕頭一樣容易。他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把原來的少帝趕下御座,後來又嫌不夠,賜了杯毒酒給他喝,並且也在殺死何太后之後,讓後來的汗腺弟獻帝即位,並自封為相國。當然,不可能有人悶不作聲,董卓這時候又展現了他恐怖統治的精髓。在一次宴席中,董卓將反叛者數百人,在席間同時動刑。有的先割舌頭,有的先砍手腳,有的挖掉眼珠,有的抓去熬湯,一時人間煉獄,淒厲的哀號充滿杯案之間。所有人無不顫慄恐懼,唯有仲穎神色自若地招待眾人進食。他,也許是頭野獸吧?

  這頭野生動物跑進超市裡面以後,已經是為所欲為了,搶錢,搶糧,搶娘們成為他的最高準則,糟蹋宮女,掘陵墓,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完全是遊牧民族的做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老兄經過這樣的掠奪以後,決定來個逐水草而居--把首都洛陽遷徙到長安,跟扮家家酒似的,理由是因為洛陽已經沒得搶了。他並且蓋了一座私家莊園郿塢,城牆高厚七丈,塢中有金兩,三萬斤,銀八,九萬斤,奇玩積如丘山,糧食藏三十年。後來的討董聯合軍中,將星輩出。除了本篇主角曹操有召集五千人馬想要打進洛陽外(但最後以失敗告終),最猛的還是號稱孫武之後的孫堅。這邊筆者要澄清一下,幹掉董卓軍猛將華雄的,不是關羽,乃是當時的長沙太守孫堅(羅貫中為了要造就關羽的英雄形象,把這事寫在關羽頭上)。沒辦法啦,撤吧!董卓「逐水草而居」的習慣,讓他在燒盡洛陽城後準備徐找下一個目標。還好這時,董卓死了。大家都知道,是專門殺義父的呂布殺死的。

  使數百萬人流離失所,無數士兵埋骨沙場,同時毀壞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兩座城市,需要多久?據南朝裴松之記載,董卓從大權在握到身首異處,「計其日月,未滿三周(三年)。」朦朧中,我看到一個肥胖卻魁武的的身影。他一手提著首級,一手抓著弓,兩腿外側的箭桶擺滿了箭,燒上配了一短一長兩把刀,隱約透漏著血光。他肥肉橫行的臉上,露出了一縷笑。那是,殘虐無道的微笑。他舉起手,緩緩地比了個數字:「三」。那是甚麼意思呢?是說漢朝劉家三百多年的基業,他只消三十年,不,三年就能毀滅,還是他早已預見到自己肥胖的屍首,會在街頭燃燒三天三夜呢?後來董卓餘黨李傕和郭汜帶兵進城,殺死王允,打算把董卓骨灰合斂一棺殮葬。但是據說殮葬當天,大風大雨,雷電劈中其棺木,水流入墓穴,漂浮其棺木,真可謂天怒人怨。

顫慄的化身 

 

  那麼,把鏡頭轉到日本吧!還記得在序篇中提過,信長的「暴君」形象嗎?其實,信長也是成為他人恐懼的一個存在。自從他繼承家督後,以巧妙,詭異且殘酷的戰術所打出的戰爭,已經讓他擺脫「尾張大傻蛋」的渾號了。而約定與他一起管理清洲城的叔父織田信光死因不明,似乎又讓他在尾張其他的織田族人中,成為能夠引發強烈恐懼的存在。此事怎講呢?話說某天,守山城主織田信次(就是死因不名的信光之弟)在前往打獵時,有一位不知從哪邊來的年輕武士單獨騎馬經過。信次的家臣見狀,大聲斥責「愚蠢之徒!見了城主還不下馬!」隨即取弓射箭,射中了那位年輕武士。大家前往確認身分時,不看還好,一看,乖乖隆滴咚,這不是信長的弟弟織田秀孝嗎?信次當場嚇得逃出城外,過著數年在外流浪的生活。當然,還是有不怕信長的人存在,而且分別是信長的親哥哥與親弟弟,就在信長正準備統一尾張時,要與他一爭長短。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公開表態支持信長的齋藤道三(信長的丈人)被自己的兒子齋藤義龍(現在的說法,幾乎都採用齋藤義龍並非道三的親生兒子一說)攻打且陣亡,信長的家老林秀貞,便趁此機會,與他的弟弟林美作和柴田勝家合謀,打算另立信長之弟信行為家督。兩個月後,信行直接出兵攻打信長的直轄領地,兵力為柴田勝家的一千人與林美作的七百人。信長聽到此事當然不能默不作聲,隨即率領七百人出征,是為「稻生之戰」。七百打一千七百,兵力不到對手一半的信長,要怎麼打才會贏呢?當時的戰爭型態,還停留在冷兵器的階段,比的是士氣,是戰術,而絕非數量。所以還是有機會取勝。信長軍面對柴田軍時,一開始處於劣勢,信長軍中的佐佐孫介等戰死。但是此時您猜信長怎麼著?

   他對柴田軍大吼一聲,柴田軍的氣勢竟然被壓倒,一時裹足不前(曾有記載信長是大嗓門),信長軍趁勢攻擊,柴田軍竟然開始潰散。就名義上,信長是主公沒錯,但是沒有一定程度能夠令人折服的「主公的威嚴」的話,是辦不到這種事的。柴田軍潰散以後,信長親自拿著長槍攻擊林軍,並砍下了敵將,林美作的首級。而這支七百人的親衛隊,就是從年輕時代起跟隨著「傻蛋」信長的軍隊。信長刻意地提升士兵素質的結果,讓他在之後的戰役往往能夠抓住微小的勝機。

  這次反叛的結果,信長原諒了親弟弟信行。然而,隔年信行又有二心,但是在柴田勝家的事先報告之下,信長得以防範未然,並設計殺死了信行。另外,在稻生之戰不久後,信長的同父異母雄信廣也試著勾結美濃的齋藤義龍,不過信長提前得知了情報,信廣反叛失敗。信長同樣原諒了信廣。之後,信長把目標放在尾張的岩倉城,順利攻下岩倉的信長統一了大半個尾張。

  此時,信長突然決定上洛,帶著約八十名的隧從就前往京都拜見將軍足利義輝。據說,信長一行人都佩戴著金銀裝飾的腰刀,以此來吸引京都人的目光。 美濃方面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派遣刺客打算暗殺信長。信長在派家臣確定刺客之所在後,倏地忽然現身於刺客之前,面對面地告訴刺客:「你們這些小子想要暗殺我,有種就來試試看。」這一舉動,讓刺客感到一頭霧水,暗殺行動也告失敗(這段逸事在各個描寫信長的作家筆下各有千秋,可以分別掌握各個作者心中信長形象的微妙不同,此處就不贅述了)。

  由此可知,與其說信長有點莽撞,不如說他異於常理的行動,往往令人不知所措。至少,江戶明治時代的「暴君」形象,跟董仲穎似乎有那麼一點相似吧!




  下回,來看看曹操形象中最負面的一句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前因後果,與信長所愛跳的舞有甚麼關聯。

2014/10/2

掌篇:顏色收集盒(二)~石墨色的回憶



今天,因為鉛筆芯快要短到不敷使用,我決定拿起美工刀來削。

美工刀很利,加上我原本就不是手很巧的那種人,所以削起來的結果,只能說慘不忍睹。

過程中,突然浮現小的時候媽媽也幫我這樣削過鉛筆。

媽媽的右手,因為感染了小兒麻痺,所以萎縮著,並一直保持著類似「七」手勢的樣子。

不過她熟練地用小兒麻痹的右手抓住鉛筆,用左手一刀一刀的削著。

不知為何,我竟然覺得我削出來類似J形狀的石墨部分跟媽媽那時候削給我的很類似。

那隻手,要是現在還在的話,應該也是如同記憶中,光滑且充滿溫暖的手吧。

正當我盯著鉛筆芯猛瞧時,一個聲音把我拉回現實中。

「爸爸,為什麼你削鉛筆的時候手要比『七』啊?」

女兒不解的看著我。我笑笑,甚麼也沒說地把鉛筆遞給她。







媽媽,我們過得很好。

作者精選

芥川龍之介(一)與絢爛的大正時代一同散去的文豪

嗯,本部落格很久沒有文章了,既然一開站就是以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那麼,來介紹一下這位文豪的生平吧。 說到「明治時代」的文學,大家腦海裡應該會浮現「夏目漱石」。而漱石晚年最疼愛的弟子,就是芥川龍之介。說他代表了「大正時代」的文學,其實並不為過。 芥川出生於明治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