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六) 命懸一線

兗州之戰 


  上次提到,曹操的主堡快要被呂布打爆了。而呂布不是在長安混得好好的嗎?怎會突然跑到曹操的地盤兗州呢?讓筆者來說分明。話說,郭汜李傕幫董卓報仇時,曾經率兵打進長安。此時呂布是與王允混在一起的,當郭汜李傕打進長安城時,王允堅持不肯逃跑而被李傕殺死,呂布則是到處流浪。他先去投靠袁術,但袁術不肯收留他,於是呂布輾轉投往袁紹。袁紹收留了他,派他去攻打黑山賊。呂布不愧驍將,擊敗了黑山軍張燕與公孫瓚,佔領了黑山,同時要求袁紹多派些兵馬給他。但袁紹一向不能容人,看見別人出風頭就渾身不對勁,加上呂布前科纍纍,他也自覺不宜再留,於是向袁紹告辭。袁紹假意派三十壯士送行,實則是刺殺呂布,呂布識破其詭計,讓人在帳中彈琴,自己則趁機離開。袁紹下令關閉城門,呂布與張揚會合後,袁紹因畏懼呂布而不敢追擊。他先是逃往河內張揚處,也同時在陳留拜訪了張邈。張邈對呂布印象不錯,所以趁著曹操東征徐州的時候跟呂布來個裡應外合,在曹操的地盤上舉起了反旗。話說袁紹知道這件事以後,竟然也開始不爽張邈,可見此人的心眼有多小。而,幫助呂布跟張邈出謀劃策的,正是曹操的謀士之一,陳宮。


  

  怪怪隆滴咚,這陳宮不是還向朝廷舉薦曹操當兗州牧嗎?怎麼這時候會跟著一起叛亂呢?(筆者註:《三國演義》中,把這件事算在曹操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一事上)其實是因為幾件事情。第一,曹操謀殺名士邊讓。這個邊讓是陳留人,曾經當過九江太守,與袁術有點交情。曹操打敗袁術時,已經退隱的邊讓批評了曹操,並說了袁術的好話。於是,曹操就以惑亂軍心的名目把邊讓殺了,順便把他的妻子也收編到床上去了,這看在性格剛正的陳宮眼裡當然不是滋味,尤其陳宮為勿殺邊讓一事還向曹操說情過。第二,陳宮恰好與徐州牧陶謙也有交情。曹操去屠城的時候,也許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陳宮扇動張邈叛變,加上呂布,一隻虎狼之軍儼然成形於曹操的本營。

  情勢非常緊急,曹操的根據地幾乎都聞風叛變了,只剩下三個郡縣鄄城,東阿,范城沒有淪陷,是靠著「王佐之才」荀文若(筍或荀彧)與「長八尺三寸,美鬚髯」的程仲德(程昱)設計守住的。本來夏侯惇是守在濮陽城的,但是因為他帶兵去救援鄄城,所以濮陽城就被呂布給占領,來當作攻打鄄城的基地,而後夏侯惇只得在濮陽城外,等待曹操回來。曹操聽到這個消息,臉都綠了,心想要是呂布佔領險要道路占地勢之利的話,曹操回防的軍隊將會非常難行。而程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拚命守住范城與東阿二城。後來,曹操得知敵人並沒有採取這上上策,心中舒暢許多,在剛到達濮陽城野外的第一個晚上,就採取強襲戰術將呂布軍與主力成犄角之勢的一支分隊給殲滅了。 


當時的地圖。由此可知這三城的戰略位置對曹操有多重要。


  不過,在戰鬥中呂布以騎兵為先遣部隊攻擊曹操的青州兵,這步兵被騎兵一衝擊,陣形大亂,曹操自己不但摔馬還被燒傷了左手掌。並且,陳宮知道曹操喜歡打偷襲戰術,不過沒料到這麼快,當他知道曹操突襲時,當機立斷叫呂布率領主力部隊分三路擋住曹操軍,理由有二。一是突襲軍隊並定不多,二是突襲戰術如此有效,曹操本人必定在軍中親自指揮。謀士之所以是謀士,可不是光耍耍嘴皮子,就能拿你薪水的呀!果不其然,曹操的突襲軍正準備回家吃早餐,被呂布軍三面圍住成包圍之勢。但曹操軍人少,雖然布陣在險要的地方,但是打消耗戰的話一定是不利的。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曹操跟呂布都知道。曹操此時召集人要突圍,又一位虎將挺身而出,他是曹操的侍衛隊長「惡來」典韋(筆者註:他是因為這次戰鬥才成為曹操的侍衛長的,本來他是在夏侯惇麾下)。 他先募集數十人,穿上雙重鎧甲,放棄大楯,手持矛戟出戰。敵軍弓弩亂發,箭如雨下,典韋合上眼,趴在地上,命士卒:「敵人來到我面前十步才叫我。」士卒大叫:「十步了。」之後典韋又大叫:「到五步外再叫我!」眾人皆懼,大叫:「敵人到了!」典韋手執十多枝長戟,大喊而起放無雙,攻擊典韋的敵人無不應聲倒地。最後至黎明時分,呂布撤退。

  曹操回到大本營以後,又率兵攻打濮陽城(到底是有多喜歡打仗),這次的理由是,濮陽城內有一田姓富人願做內應,直接把東門打開讓曹軍進城。曹操進城後,發揮破釜沉舟的決心,下令點火燒東門,讓自己無路可退。不過這次破釜沉舟並無成效,曹操反而戰敗,並被呂布軍的騎兵捉住。

歷史在此完結了嗎?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by 我某個強運好朋友

  不。剛好呂布軍裡面沒有貼懸賞海報,那騎兵不認識曹操,抓住他劈頭就問:「喂,天兵!曹操在哪裡,快告訴我,饒你一條狗命!」您猜曹操怎麼回答?他總不會說:「你不認識英明神武的曹孟德我嗎?真是你他媽的瞎了狗眼,有眼不識泰山!」吧。剛好前面有個騎黃馬的,他隨手一指,說道「那個騎黃馬的便是曹操,快快去追!」,而後衝破火網逃回本營。所以這告訴我們,沒事的話盡量不要騎黃馬命不該絕的人就是命不該絕,但是如果老天如果要是想叫你回去,你也拖不了多久,在自己的生命中請盡量不要留下遺憾,就像《敦盛》講的那樣。啊,抱歉,不小心又扯遠去了。那麼,眾將見曹操生死未卜,都開始擔心害怕。但是,曹操回到本營後大張旗鼓提振士氣,又積極地製造攻城武器,好像被打敗的是呂布而不是他。此時,第三方勢力參戰,打的呂布跟曹操都無力招架,雙方同時撤出戰場。這第三方勢力是誰呢?是蝗災。蝗蟲吃了所有的糧食,肚子餓還怎麼打仗?根據記載,糧食的價格飆漲,「人相食」的悲慘景象又出現。

  同時,發生了兩件重大的事情。一是袁紹看曹操快不行了,寫信給他叫他把家人送到當時的渡假勝地鄴城,也就是要曹操成為他的附屬勢力,把人質送過去給他。曹操本想接受,但是程昱不同意了。(原文:「竊聞將軍欲遣家,與袁紹連和,誠有之乎?」太祖曰:「然。」昱曰:「意者將軍殆臨事而懼,不然何慮之不深也!夫袁紹據燕、趙之地,有並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濟也。將軍自度能為之下乎?將軍以龍虎之威,可為韓、彭之事邪?今兗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與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業可成也。原將軍更慮之!」太祖乃止。)部下如此挺你,還有甚麼好說的?於是,曹操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與呂布周旋。

  第二件大事是,陶謙死了。於是,大家推薦劉備來當徐州牧。曹操打得要死的徐州沒打下來,這塊肉偏偏掉在劉備的嘴邊(這樣說其實有些偏頗,吾人不該否定劉備的努力)。孟德得知此事,除了苦笑(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好了),大概也沒甚麼辦法了。自己地盤上的事還沒解決呢!隔年夏天,曹操再度興兵攻擊呂布,地點在定陶。此時,呂布,派部將薛蘭,李封駐軍鉅野,而曹操習慣先從小菜開始吃,所以就先攻打薛蘭。曹操猜到呂布會來救,於是在路上設了伏兵,呂布被打的愧不成軍,趕緊逃回本營。曹操消滅了薛蘭部隊後,先派遣兵士去收割糧食,城內只留一千多人在補強防禦。而陳宮看到呂布孤零零地回來,心想如此自軍士氣必然大落,趕緊再與呂布率領主力一外多人出戰。此時,熟稔戰爭藝術的曹操又給大家上了漂亮的一課。他讓婦女守城,集合一千多人的後勤部隊讓他們排列在營外,一副裝神弄鬼的樣子(所以說,三國最早的空城計乃曹操的這個版本,諸葛孔明基本上沒有焚香操琴的)。呂布一看,不敢躁進,乃曰:「曹操多譎,勿入伏中。」率軍屯駐在南方十餘里處。曹操利用了這個時間差,將四散的部隊召回,並令其埋伏於附近,也是算準了隔天呂布軍一定能打探到實情。

  果然,呂布翌日大舉進攻,曹操先命令一半的軍力迎擊,等到呂布軍更深入時,命令步騎一齊殺出,打的呂布軍落花流水節節敗退,更追擊至呂布軍營寨處而還。此役打的呂布如喪家犬,遂往東投靠劉備。曹操開始收復兗州的失土。八月,攻擊張邈之弟張超駐守的雍丘,至十二月,城破,張超自殺,曹操下令誅殺張邈三族。張邈打算去投靠袁紹的途中,被叛變的兵士殺害,兗州重新回到曹操手中。在雍州城破的前兩個月,汗腺弟獻帝正式冊封曹操為兗州牧,這次終於收到任命書了。之後,曹操做了也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迎接皇帝」。有人會說,為什麼不講「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此事學問多多,而且考慮到曹操一開始的動機,說他「打天子牌」好像也不是那麼洽當,請待下回分解。

金ヶ崎の戦い


  當然,提到信長一生中命懸一線的戰役,筆者認為非此役莫屬。也就是金崎之戰。是歷史上信長有名的一場撤退戰。起因為,信長在取得朝廷的「天下靜謐」維持權(意即若有人破壞天下和平,信長擁有可以加以討伐的權力)後,決定在1570年率領大軍討伐越前的朝倉氏。理由是,信長之前要求朝倉氏上洛時,朝倉氏並沒有遵從信長的要求。信常會突然決定攻打朝朝倉氏,其原因可能有:

  一、本來足利義昭希望當時的家督朝倉義景能夠帶他上洛,恢復足利將軍家的光榮,不過義景並沒有這麼做,後來是信長成功擁護義昭上洛。第一次,信長曾要求朝倉義景派遣援軍,但義景視若無睹,而後,信長在興建二條城時再度要求義景上洛,義景仍然當作不知道。

  二、朝倉氏與織田氏自古就同為越前斯波氏的守護代,可說是同事。但是朝倉氏在義景的曾祖父孝景時,就取代斯波氏成為越前的守護,以一乘谷為居城,在北陸地區擁有龐大勢力。織田家則是直到信長的父親信秀都是守護代家的奉行人(掌理政務的常設職位,著名例子像豐臣秀吉的五奉行:淺野長政、石田三成 、增田長盛、長束正家、前田玄以)在位階上比起朝倉家低,所以義景才會對信長愛理不理。

  三、朝倉家與淺井家是從父祖輩就關係良好的兩家,此時信長已把號稱「戰國第一美女」的妹妹阿市嫁給淺井長政,因此信長認為淺井氏會保持中立。

  就這樣,信長帶著三萬人的織田・德川聯軍從琵琶湖西岸北上,並在攻打手筒山城的途中大有斬獲,獲得一千三百多顆敵人首級,隔天也順利攻陷金崎城(可參考下方地圖)。

就在此時,信長得知一個意外的消息。他的妹婿,位於小谷城的淺井長政背叛,正與朝倉軍一同前往信長的所在地。信長一開始不相信,但是陸續傳來的消息卻讓他不得不承認,長政真的背叛了。尤其是收到妹妹阿市托使者給他的一個物品:一個兩端綁死的紅豆袋。信長馬上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袋中之鼠難以脫逃,遂決定撤退。(筆者註:有關織田軍察覺長政背叛的理由,根據《朝倉記》的記載,是因為負責近江・若狭一帶外交・諜報的松永久秀發現淺井軍有可疑的行動。但真偽不明。而阿市將兩端綁死的紅豆袋送給信長的這個舉動,則可能是俗說。)
 
據說就是這個東西讓信長察覺的。

  決定撤退以後,信長只待了十幾名隨從就策馬狂退。而據說自願留下來殿軍的木下藤吉郎(之後的豐臣秀吉),則發揮了高超的指揮能力,將織田軍的損害降到最低。(筆者註:根據其他史料記載,殿軍的還有池田勝正與明智光秀等人。)之後信長得到近江豪族朽木元綱的協助,在五天後回到了京都。(根據《朝倉記》的記載,朽木元綱原本想殺死信長,是因為松永久秀拚命說服了朽木元綱。)信長在回京都的隔天裝作若無其事地去視察改建中的御所,但在一星期後就回到根據地岐阜開始著手計畫攻打淺井長政。此事也是之後姊川之戰的導火線。




  

  從後人的眼光來看,孟德與信長能夠安全撤退進而打敗敵人好像是理所當然又眾望所歸的,但是老生常談, 那都是「命」啊。 所以,在能夠做到的範圍內盡量去做,剩下的,也只有聽天由命了吧。您說是嗎?
最後,送您《平家物語》的開頭,請欣賞。

  祇園精舍の鐘の聲、諸行無常の響きあり、沙羅雙樹の花の色、盛者必衰の理を顯す。奢れる人も久しからず、只春の夜の夢の如し。猛き者も遂には滅びぬ,偏に風の前の塵に同じ……

  祇園精舍的鐘聲啊,響徹著『諸行無常』這四個字。沙羅雙樹的花朵顏色,彰顯出盛者必衰的道理。驕奢者不永久,如同黃粱一夢。勇猛者終究也會滅亡,彷彿飄揚於風中的沙塵一般……

2014/11/16

掌篇:顏色收集盒(五)~琥珀色的好運

  那是一個靠海的城市。在這個季節,海風開始變得瑟縮,靠海的道路上,就算是白天也鮮少有行人,只能看見停泊在港邊的船隻隨風搖曳著。建築物整齊卻擁擠地排列著,有些住家前面的道路甚至只能讓一台車通過。晚上,隨著橙黃帶點昏暗的路燈與偶爾會通過的運貨火車行走在鐵軌上的聲音,更將這個小而靜謐的港都增添了些許的鄉愁。

  這些複雜的巷弄,就算是當地人也許也搞不清楚吧?他心想。不過,走在裡面,倒是有一種徜徉在過去美好年代中的錯覺。他讓計程車隨意地停在一個不知名的路口,計程車司機熟練地操縱著方向盤旁的排檔桿,讓車子巧妙地停在狹窄又平整的柏油路上。他下了車,聽著海風偶爾的嘶吼與揚長而去的渾厚引擎聲,開始漫無目的地走著。就在這錯縱的旮旯中,有一家小酒店,彷彿是要讓人留意到似的,就這麼剛好映入了他的眼簾。招牌雖然舊,但給人一種不服老的倔強,仍然閃耀著。他拉了拉身上的風衣,手插著口袋低著頭向店裡走去。

  從入口走到店裡,要經過一段往下的樓梯。沒有扶手,在不算寬且漆黑的環境中,他不禁想著,這時候自己的表情看起來不知如何?他不由得張開手掌扶著兩旁的裝潢材,才發現,裝潢材遠比他預估的要溫暖多了。還好,樓梯不長,隱約可以在盡頭處感覺到一些光與聲音。下到底右轉後,店比他想像中的稍大,甚至更大。至少,苦已讓他把剛剛那段狹窄黑暗的不愉快經驗給拋諸腦後。

  倒吊的高腳杯,裝滿各種酒的酒櫃,抬頭可見的電視,圓弧狀的吧檯,擺放在旁的三張桌子。對他來說最引人注目的,是靜靜地站在店裡一隅,看似年代久遠的點唱機。酒保身後的酒櫃,依照產地,年份,種類的整齊地排列著。酒保是位看似五六十歲的初老穩重男人,在他的右前方,有一位不到五十歲的中年男子。

  酒保與另一位酒客不約而同的朝他看,那位酒客隨即又轉過頭自顧自地享受手中的那杯生命之水。而酒保停下原本按照年份產地排列那數量多到有點嚇人的酒的動作,用像是詢問他「想喝點甚麼?」的眼神看著他。他看了看那位酒客,用食指指了一下,酒保隨即點頭,轉身開始調酒。意外地,那位酒客對他說:「你是第一次來的吧?那杯算我的。」他一開始先是拒絕,但是後來拗不過那位客人的好意,於是也就接受了。

「你知道,這家店最有名的就是那種調酒?喝了會帶來好運。而且第一杯要讓別人請,據說會更靈驗。」酒客似乎一點都不在意似的說著,無視他臉上靦腆的笑容。「來了。」酒保把調酒放在他的面前,從那淡琥珀色的顏色中,似乎蘊藏了能夠看見的香氣以及威士忌以外的其他酒類。酒客舉起自己的手,他也舉起了拿著杯子的那隻手,一飲而盡。

  後來,如同那位酒客所說的,他真的發達了。之前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的他,得以在工作方面大展長才,家人也都平安健康的生活著。之後他也想要再去那家店,向那位帶給他好運的酒客道謝。但是,不管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那家店。 十年後,他榮升這個地區的最高負責人,在慶祝的晚宴過後,他獨自一個人在街道中走著。有一家小酒店,彷彿是要讓人留意到似的,就這麼剛好映入了他的眼簾。

  他走了進去,對那似曾相識的酒保點了一杯琥珀色的好運。沒多久,走進一位穿著風衣,手插著口袋的客人,看來是第一次來這裡,而且似乎對他正在品嘗的調酒很有興趣。


「你是第一次來的吧?那杯算我的。」

精心調好的琥珀色的酒中,映照出那位客人驚訝但帶點欣喜的臉。


 

 

2014/11/12

戰國名人後代子孫二三事--織田信長(一)

織田家第18代當主 織田信孝
「在『本能寺之變』後,以2系4家傳承至江戸時代並以大名的身分活著」

 

  織田信長,對日本人來說,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在現代雖然也以高人氣的戰國武將被人所熟知,但是織田家第18代當主・織田信孝指出「(織田信長的)人氣太旺了」。

*  *  *

   我們是在織田信長的子孫中,以次男・信雄為祖先的直系子孫。信雄在本能寺之變,意即信長與其繼承人的哥哥信忠死亡之後與其弟信孝爭鬥而獲得勝利。其後,對於開始茁壯的秀吉,他與家康結盟發起了小牧・長久手之戰,但結局是與秀吉講和,以後就跟隨著秀吉。在大坂之陣時,參加家康一方,後來被賞賜大和松山(奈良縣宇陀市)。

 大和松山藩之後被五男的織田高長所繼承,而在從信長算起第6代的信休時,就移到了在兵庫縣丹波市的柏原藩了。我是第18代。織田家、是以2系4家的方式,在江戶時代也以大名身分生活著。信雄的支系、就是我們柏原藩與天童藩(山形縣天童市)。而信長的弟弟・織田有樂齋那一系、 則是柳本藩(奈良縣天理市)與芝村藩(奈良縣櫻井市)。不管是哪邊,都是差不多的規模,但是柏原藩只有兩萬石。儘管弱小,還是生存到了現在。

 我的曾祖父・信親的時代正是明治維新之時。我聽說曾祖父信親加入了新政府軍、自己率領軍隊出征過。祖父織田信大、則是畢業於東京美術学校(現在的東京藝大)、在名為白木屋(現在的東急百貨店)的百貨公司裡的美術部工作。到祖父那一代為止、還在東京・恵比壽擁有2千坪的房屋。要是留存到現在的話、生活也許會更輕鬆也說不定(笑)。

 到了我這一代、能稱為資産的東西一樣也不剩了。在柏原留下來的倉庫中,雖然有鎧甲頭盔跟長砍刀、但是在金錢方面應該是一文不值吧。儘管如此,織田信長的人氣、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想並沒有那麼受歡迎。小學生時,上課有上到比叡山延暦寺的燒毀殺戮事件。在當時,不知道是誰說了一 句「織田同學的祖先殺了一堆人」、而使得教室有點變得吵吵鬧鬧的。我自己也很困擾,因為當時負面的部分也被談論著,所以在一般的印象中,絕非「信長等於英雄」。

 實際上,是因為以長島一向一揆的制壓為首、殺死了很多的人。大概是認為只要那樣做,就能夠讓家族好好的繁衍下去吧。而到了現在、說著「為了要創造新時代、強迫的手段是必要的」或是「在比叡山的不是心懷和平的人而是僧兵吧」的人相當的多。身為子孫來說,感覺非常複雑。光是負面部分沒有被談論這塊、就讓我覺得是太有人氣了。這是信長的『名聲流感』吧(笑)。

 自己實際感覺到所謂『名聲流感』開始流行的時候,大概是小說家津本陽的《下天為夢否》在日本經濟新聞連載的1980年代後半。在那之前一陣子,叫做「信長的野望」的遊戲也開始發售,進入了90年代之後NHK也開始播送大河劇「信長」。

 經濟趨於成熟、能夠改變社會的構造與價值觀的新事物開始被需求著。所以,並非像秀吉或家康那樣的努力型與忍耐型武將,能夠做到誰也料想不到的事情的天才型的信長其魅力才會被發現。不是嗎?

http://dot.asahi.com/wa/2014110500090.html

週刊朝日 2014年11月14日號

 

2014/11/6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五) 殺人如麻

是嗜殺?還是權謀?抑或是獸性?


  本來要比較曹操的官渡之戰與信長的桶狹間之戰,不過,從董卓死後到官渡之戰,這中間有太多精彩的地方了,不講可惜。話說董卓死了以後,他的部將李傕、郭汜等人以為其報仇為名,很快率兵攻破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暴政比董卓執政時更甚。而在同時,黃巾軍這把火其實一直沒有撲滅,餘燼尚存,只要溫度一高又會燒起來的。本來呢,青洲刺史臧洪盡全力打擊這批賊寇,但是青州軍跑去跟冀州的黑山黨人聯合,正好遇上公孫瓚,公孫瓚對付賊寇起來也不手軟,卯起來殺,於是青州的百萬黃巾大軍改變方向入侵兗州,攻下了任城跟無鹽兩個縣城。兗州刺史劉岱一聽非常抓狂,不聽濟北相鮑信勸阻,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光榮殉職。兗州刺史沒人當。這樣可不行啊,於是看好曹操的鮑信等暗中使人到東郡迎接曹操,推舉他擔任兗州牧。到朝廷去報告這件事的,就是陳宮(由此可證,陳宮不是捉放曹的那位功曹了)。陳宮也是謀士,立刻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朝廷讓曹操先代理兗州牧。後來與黃巾軍歷經苦戰,鮑信戰死,曹操非常悲傷,後來又沒能找到他的屍體,只好用木頭雕一座鮑信的像,得以祭祀安葬。後來曹操收拾舊部,重新再戰,終於大破敵軍。曹操一路追擊至濟北,最後逼降黃巾軍,收編降卒三十餘萬並男女百餘萬口,又從中選出精銳,號稱「青州兵」。到了這時,曹操作為一方勢力才漸成氣候。

  後來袁紹與荊州的劉表聯手,袁術則與幽州的公孫瓚、徐州的陶謙相結以抗。這時曹操是袁紹的同盟,劉備、孫策也分別屈身於公孫瓚與袁術之下,是受其差遣調度的客將。正當曹操協助袁紹,大破袁術於各地之際,陶謙卻趁機攻打兗州東部泰山郡,使曹操父親曹嵩被殺。(筆者註一,此事在歷史上有所爭議,反正曹操想打陶謙,陶謙也想打曹操。)曹操在董卓之亂時,把他的守財奴老爸送往徐州避難,當時的陶謙還算有義理,叫部將張闓護送曹嵩到曹操身邊(筆者註二,陶謙此人並不像三國演義寫得那麼君子那麼懦弱,此處就不扯太遠了)。但是呢,知人知面不之心,這個張闓看到老財奴那麼多的財物,於是在護送到徐州與青州的邊界時終於受不了了,殺了曹嵩跟曹德,就把財寶搶了從此不知去向。此時,曹操已經打到徐州快接近心臟的地帶,也佔領了徐州的幾個城池。陶謙這時候正率軍攻打兗州南部,發現自己的主堡快要爆掉了,趕緊率軍回防。曹操聽到父親與么弟被殺,非常悲痛,於是下令對已經被占據的郡縣進行大屠殺《後漢書.卷七十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第六十三陶謙》范曄的《後漢書》原文: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多。
 
難道是這個人建議的...?

  數十萬人哪!雞犬無餘,連家禽家畜都給砍光光,屍體多到泗水都堵塞了。人類歷史上不知為何都會有屠殺的事件重複發生,在自然界您看過其他的物種對自己人,噢不,是自己種類的趕盡殺絕的嗎?即便是現在,殺人這事還是天天上演著。可悲孟德,你造成的局面,比自己寫的《蒿里行》裡面所描寫的更悲慘啊!(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時,陶謙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於是田楷就跟劉備來幫忙了。曹操這時也快要沒有軍糧了,乾脆率兵先回甄城。過了幾個月,曹操再度進攻,仍然運用巧妙的戰術打的劉備與陶謙落花流水,陶謙新蓋的襄齋城因為領教過曹操的厲害,所以士氣非常低落,不到三天就被攻陷。曹操又屠殺了一次。孟德是不是要學董卓,來個恐怖統治?筆者不知道。筆者知道的是,陶謙魂飛魄散,逃回自己的老家丹揚郡,同年病死(也許,是被曹操給嚇死的)。在旅日作家陳舜臣的著作《諸葛孔明》中,就有提到孔明是因為曹操屠城而不願跟隨曹操。這是否是曹操的失策?筆者只能說,希望世界各國的掌權者不要突然發瘋,不然一顆按鈕按下去核戰開打,到時候統治地球的就變小強了。

  咳咳,扯遠去了。那麼,之後曹操有沒有順利佔領徐州呢?答案是沒有,因為換曹操自己的主堡快要被呂布等人打爆了,而呂布還是曹操的換帖張邈找來的。曹操處心積慮想吞下去的徐州就這樣進了劉備的口袋裡,真是打得好不如打得巧,死得早不如死的好啊。下次,咱們繼續來介紹曹操要怎麼對付呂布。


鳴かぬなら殺してしまえホトトギス


   如果您是部落格的常客,就應該知道,現在要把鏡頭對準日本戰國啦。沒錯,織田信長比起曹操,大屠殺的次數跟人數可說是更「專業」。在描述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豊臣秀吉,徳川家康)個性的俳句中,對於信長的描述就是標題這句,「杜鵑不叫?那就砍掉。」(順帶一提,豊臣秀吉是「杜鵑不叫?那就想辦法讓牠叫。」德川家康則是「杜鵑不叫?那就等到牠叫。」)在拙作「亂世之奸雄」與「第六天魔王」--英雄相似論(二) 初試啼聲中,曾經提到信長1573年的的比叡山燒殺。那是在多次向比叡山發出「禁止窩藏朝倉.淺井軍」命令無效後,所採取的無差別殺戮行動。不過,這件事仍有爭議。儘管信長不分男女老少通通殺死,當時的和尚等同於是宗教武裝集團,信長也多次警告過不准與朝倉.淺井軍聯合。值得一提的是,隔年1574年的正月,信長將朝倉義景・浅井久政・浅井長政三人的頭骨染上金粉後置於飯桌上,一邊吃一邊欣賞這件事。(如圖,這叫做「骷髏杯」,也許能看出信長對於三人的怨恨有多深吧!)

  同年,信長率領七萬大軍,準備討伐位於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先來介紹一下背景吧。這是個位於河流下游沖積的幾個大島嶼,是沙洲上的天險,周圍還有許多一向一揆的城堡。在1570年,信長親弟弟織田信興鎮守的尾張小木城遭一向一揆攻擊,無奈信長被包圍網困住無法從朝倉.淺井軍的前線抽身,等於是親眼看著信興送死。而後,小木城被攻破,信興被迫自盡。1571年,信長雖率領五萬大軍出征,結果不但效果不彰,撤軍時又遭到一向一揆的追擊,原美濃三人眾的氏家卜全因而戰死。這次,除了明智光秀與羽柴秀吉,信長陣營的將軍幾乎全部出動來參加這次的一向一揆討伐。


  7月14日,戰爭開始。信長軍一開始採用包圍策略,加上有水軍的輔助,一向一揆開始敗退回城內固守,而信長開始採用斷糧戰術。9月底,支撐不住的一向一揆投降,要求從城裡開始撤退。信長一開始應允,但在一向一揆軍撤退之時,信長下令士兵開槍攻擊。對此事感到憤怒的一向一揆士兵,則開始不怕死的衝向織田軍瘋狂砍殺。從當時遺留下來的旗幟可以知道,一揆軍的Slogan乃「進者往生極樂,退者無間地獄」。再怎麼厲害的武士,遇到這種不要命的還是要避退,一揆軍的八百多人打著赤膊,拿著單刀,拚了命的往織田軍防禦薄弱的地方攻擊。
  此次不要命的突襲,使得織田家的武將損失慘重,犧牲者包括了小瀨清長,織田信直,織田信成,織田信昌等(多為信長的同族家臣),織田信次(信長的叔父),包括信長的庶兄織田(津田)信廣與弟弟織田秀成都死於亂軍之中。



  知道此事的信長大怒,以重重柵欄包圍剩下的兩城中江城與屋長島城,並且下令放火。據說多達兩萬人的一向一揆,就這樣被燒死在城裡。從此長島一向一揆平定(正確的說法,是消失在世界上了),但是,這是犧牲多少人的命換來的結果。您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沒有。1575年,換成越前的一向一揆叛亂。信長依然率領大軍開始攻擊。結果,不敵信長軍的一向一揆躲入山中,信長則下令「搜索山林,全部格殺勿論。」就這樣,各地的信徒加起來,四萬條生命從此消逝。

  信長似乎是看不順眼就殺的人。不過仔細探究,殘忍性似乎是戰國武將都有的特性。信長的岳父齋藤道三,就是以喜歡把人放在鍋裡煮而出名。而武田信玄的父親信虎也曾經虐殺過侍女與農民等。難道說「大破大立」才能夠建築起超世的功績嗎?筆者只希望,古今中外那些被屠殺的靈魂們都能得到真正的安息。

作者精選

芥川龍之介(一)與絢爛的大正時代一同散去的文豪

嗯,本部落格很久沒有文章了,既然一開站就是以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那麼,來介紹一下這位文豪的生平吧。 說到「明治時代」的文學,大家腦海裡應該會浮現「夏目漱石」。而漱石晚年最疼愛的弟子,就是芥川龍之介。說他代表了「大正時代」的文學,其實並不為過。 芥川出生於明治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