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26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二) 初試啼聲

少年得志

 

  話說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開始當官。這個舉孝廉呢,是東漢拔擢人才的一個方式,意思是推舉孝順廉潔的人出來當官, 由漢武帝時獨尊如數的董仲舒所提出。不過後來推薦權被官僚與大家族把持,大家不管孝不孝廉不廉了,只要是跟自己有利益關係的人,通通推上去當官。所以呢,跟現在一樣,一堆白癡都能當大官,沒水準的都能當秀才。這個孝廉並沒有年齡限制,所以跟曹操同梯的也有五十幾歲的人,曹操二十歲,說是少年得志並不離譜。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官職,就是首都洛陽的北部尉,換成白話文,就是現在洛陽北區的警察局長,負責城內的治安。他心想:既然要做,就要做得有聲有色,於是立即派人修繕城門,並且在城門上面掛滿了五色棒。幾個月後,當時的大宦官蹇碩的叔父違反了夜行的禁令,被抓住了。這個蹇碩,可是當時靈帝最喜愛的宦官,他的叔叔犯了罪,該如何處置?曹操說,依法行政,謝謝指教。於是,蹇碩的叔父被亂棒打死,一時洛陽城的治安馬上提升到100,沒人敢做亂了!

  曹操這麼做的同時也得罪了宦官集團,但是他是依法行政謝謝指教啊!怎麼辦?於是宦官們出主意,說這個曹操呢,政績良好,應該升官,就把他調到頓丘(河南)去當縣令,後來又轉為議郎(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幕僚)。您想想,半澤直樹本來都要接東京分行的分行長了,突然被調到一家小小的子公司,就算當總經理有有甚麼用?總公司的高階管理幹部跟分店的總經理哪個比較威?這招明升暗降,不管古今中外,永遠都是政治上或商場上的手段。(話說半澤直樹第二部的小說出了...筆者還在掙扎要不要買...)

  隔年,曹操丟官了。為什麼呢?不是都依法行政謝謝指教嗎?沒錯。丟官的原因不在他本身,而在於他的堂妹夫。相信大家更不解了。不過,容筆者提醒,東漢時外戚與宦官相互掌權,不是外戚鬥倒宦官,就是宦官幹掉外戚。靈帝的皇后宋氏這時候被宦官鬥倒了,宋氏家族中有個人叫宋奇,就是曹操的堂妹夫。幸好,曹操只是丟官,沒有丟掉小命。

  世事如浮雲哪!在首都沒事可做了,怎麼辦?回故鄉吧!於是曹操回到譙縣,過著春耕秋讀的生活。過了兩年,朝廷的議郎官職又空缺了。希望民間舉薦一位精通「尚書」,「毛詩」,「左傳春秋」以及「穀梁傳」的人。結果大家竟然都推舉曹操。可見,書讀多一點還是有好處的。曹操又回洛陽當議郎了。那麼,回鍋後第一件事做甚麼呢?曹操不愧為曹操,先上書平反十多年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反為閹黨所害的第二次「黨錮之禍」。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姦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不過漢靈帝不太愛理他。之後直到董卓入京執掌朝政以後,這件案子才翻了案。

 四年後,壓垮東漢最後一根稻草--黃巾之亂發生。天下英雄豪傑,開始摩拳擦掌,引領出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引人心弦的一個時代。曹操被任命為騎都尉,也就是副警察局長,不過這次的警察局長一職,是能夠率領領精兵的兵團長。曹操本身的戰爭天賦,由此開始大放異彩。


  當時黃巾軍的主力有三處,天公將軍張角與他的弟弟在冀州,穎川則是有波才,南陽有張曼成。波才一開始佔了上風,把皇甫嵩困在長社孤城(河南),不過烏合之眾的黃巾軍畢竟不是老練將軍皇甫嵩的對手,皇甫嵩派精兵突圍,來個裡應外合,再加上曹操的騎兵團剛好抵達,就跟棒球的適時安打一樣,打得好不如打得巧,有時候一隻鳥安的貢獻反而大於一隻長打。再加上朱儁的部隊,打的黃巾軍落花流水。曹操鎮壓有功,當年就升為濟南相。你猜他老兄一上任做甚麼呢?就是把當地的貪官污吏全部清掉罷免,比例高達八成(註:按「武帝紀」所述,遷為濟南相,國有十餘縣,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污狼藉,於是奏免其八。「其八」有人解讀為十分之八,也有人解讀為八人)。 另外,曹操也端掉了當地的當地的邪教淫祀,據說有六百多座淫祠,會以祭祀供奉的名義向老百姓斂財。神棍,神棍,又是古今中外皆有的產物!據說當時的地頭蛇呢,看到曹操這麼公正不阿,紛紛要求遷徙到別的地方。誰說強龍不敵地頭蛇的呢!

  後來,一年後,人事命令又來了。這次要把曹操調到東郡當太守。 但是曹操這次稱病不任,據《三國志》裴松之注所引的《魏武故事》建安15年12月己亥令所載:「去官之後,年紀尚少,……故以四時歸鄉里,於譙東五十里築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曹操為什麼沒有去呢?也許,他冥冥中已經知道東漢國祚不久長,如果不能當治世的能臣,那就等待時機當亂世的奸雄吧!

 名留青史的翁婿會面 

 

  講了這麼久,讓咱們把話鋒一轉,來到日本戰國吧。話說在父親信秀與師傅政秀相繼辭世之後,再也沒有人可以制伏信長。他那被稱為「蝮蛇」的丈人齋藤道三,便想親自見見這位尾張的傻女婿。於是,決定在尾張與美濃國境附近的正德寺會面。當天道三提早出發,偷偷躲進附近村落一間民宅內觀察信長。果不其然,信長穿著他著名的傻蛋裝,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準備赴宴。




  不過,道三卻愈看愈皺眉頭。因為被人稱為「傻蛋」的信長,他的隨行部隊有七八百人,井然有序地拿著朱紅色的長槍,弓箭,鐵炮等等,十分壯觀,而且鐵砲的數量更是讓道三嚇了一跳(當時買一支鐵砲的金錢約可以養二十個步兵一個月)。


 道三趕緊回到正德寺準備與女婿見面。而信長一抵達,立刻命人架起屏風,開始換穿正式禮服,來個大變身。突然出現的貴公子讓道三這邊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兩人就默默無語地吃完飯之後各自離去了。之後,道三的近侍見他不發一語,便說道:「信長大人果真如同傳聞是個大蠢材呢!」道三回答:「你看著吧!不久我的兒子們一定都要把馬繫在這個大蠢材的家門前了。」所謂「把馬繫在門前」呢,指得是降伏或成為家臣。此後,蝮蛇再也沒有找過信長麻煩,甚至還在信長出征的時候派遣軍隊幫他守住本城。

  信長的第一戰,很快就來了。當時他在喪禮上的舉動,讓家中的重臣們一致推舉行為舉止得體合宜的弟弟信行成為家督,領內人心惶惶,情況非常不穩。於是,前線的城池開始叛變,對象是鳴海城的城主山口教繼與其子九郎二郎。信長立即率眾八百人前往出征,但是此戰只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因為雙方到昨日還是盟友,彼此大多都認識,甚至兩軍還各自抱著傷兵互相拉扯,戰後也互相交換被活抓的俘虜。此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信長會出征,主要是想顯示他的「正統性」吧! 四個月後,換成同族清洲城的織田家發難。清洲城守護代(即守護的代官職位,稱為守護代,守護就是當時所稱的大名)織田彥五郎攻打信長的深田城與松葉城。雖說是同族,但是其實彥五郎的實權掌握在家老坂井大膳手中。信長拂曉出擊,與叔父織田信光的軍隊合流後於辰時遭遇清洲軍,展開激戰。最後,在猛將柴田勝家的奮戰之下,信長軍獲得壓倒性勝利,也順利奪回深田,松葉兩城。

  隔年,清洲守護斯波義統被織田彥五郎與坂井大膳殺害,其子斯波義銀得知消息後立刻前往投靠信長。信長命柴田勝家前往攻擊清洲城,在三間半長槍的威力之下清洲軍一敗塗地。坂井大膳此時又出一計,以共同擔任清洲城守護代為條件,引誘信長叔父織田信光背叛信長。信光答應了。這是1553年的事。

  1554年正月,今川方開始攻擊信長的緒川城。緒川城是面對今川的前線基地,信長必須立刻前往救援。但是清洲城也虎視眈眈,怎麼辦呢?於是信長向道三要求援軍,信長在援軍即將抵達之際出征。要攻打緒川城,必須要先攻打今川方所興建的村木城。信長在與原本緒川城的守將水野信源會合後,立即著手攻打村木城。信長負責的是南邊,最硬的一塊。「信長公記」的作者,太田牛一也有參加此役,並且,在「信長公記」裡面寫著信長站在護城河邊不斷更換鐵砲擊殺敵人,而小姓(可視為戰國武將的秘書官)們不斷陸續爬上城牆奮勇殺敵,死傷慘重。在這樣不要命的打法之下,兩軍從清晨打到黃昏,最後信長終於攻下村木城。「信長公記」記載,信長看到屍體堆積如山,不禁流下眼淚。也記載,信長回到本城那古野城後,向道三的部將安藤守就道謝後就讓他回去了。安藤向道三報告之後,道三佩服地說:「真是厲害啊!看來我們隔壁出了一個狠腳色了。」

  而,信光這邊決定接受坂井大膳的邀請,偕同他的家臣進入了清洲城。坂井大膳大喜,前往致意時,發現四周有股驚人的殺氣,立刻逃出城外逃得無影無蹤。原來,信光假意接受坂井大膳的條件,其實是已經和信長暗地裡協議好了。信長就這樣兵不血刃的擺平了清洲城。而半年後,織田信光理由不明的遭暗殺。是否跟信長有關呢?也許是吧。之後信長就把居成那古野城,遷徙到清洲城。  

風行草偃,超然的執行力


  這邊讓筆者來闡述一下,信長與曹操的相似處。上面有提到,曹操剛當官時執法嚴謹,信長也有相同的事蹟。在信長上洛(註:古代日本以中國為師,也把自己的首都京都稱為「洛」)之後,在前任將軍足利義輝居城舊址興建新的二條城。他自己擔任總指揮,開始建築新城。根據佛洛伊斯的「日本史」,每天平均有兩萬五千人,最少的時候也有一萬五千人在施工。工程期間,寺廟禁止撞鐘,只有召集或解散工人時才可以。信長自己穿著粗布衣裳,將虎皮綁在腰上(以方便席地而坐),因此,在這段期間沒有人穿著華服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並且下令,工程進行期間不得騷擾民眾。某天,一名士兵在工地半開玩笑地作勢掀起民婦臉上的帷幕,被信長看到了,之後信長親手砍下此人首級。另外,據說在織田軍中也實施「一錢法」,只要偷竊錢財被抓到,就算是一錢也會被斬首。這種貫徹到底風行草偃的實際主義精神,也許兩人最相似的地方。

  再者,上面提到了曹操端掉了濟南當地的當地的邪教淫祀,信長在這方面可是不遑多讓。信長在當時被其他敵對勢力包圍,稱為「信長包圍網」,而其中一個勢力就是他的妹婿淺井長政與和淺井家有密切交情的朝倉家。這兩家雖然在姐川之戰戰敗,但是殘存勢力仍然躲在比叡山與信長打游擊戰。這個比叡山呢,是當時日本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延曆寺),也就是該教的聖地。信長在多次聲明「不准支援朝倉.淺井軍」無效後,終於決定進攻比叡山。他下令,攻上比叡山之後放火燒毀所有東西(謎之音:燒毀!)。因為一天燒不完,火整整燒了四天四夜。而從山上逃竄下來的人,則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殺害。關於實際死亡人數的記載各有不一,「信長公記」是數千人,佛洛伊斯的信件則寫著一千五百人,「言繼卿記」則是三千到四千人。

  自平安時代以來最大的佛教勢力,甚至有時候可以左右政權的延曆寺,就這樣消失在信長面前。自古以來被稱為「王城守護」的延曆寺遭到毀壞殆盡,這對當時的人來說可是非同小可。當時的朝臣山科言繼在日記中記載此乃「天魔之所為」,而許多小說(就連遊戲戰國無雙),都將此事當成是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齟齬的開端。不過當時的延曆寺,據說僧侶們吃肉喝酒,還囚禁女人當作禁臠,佛法早已不復存在,所以也有人持肯定態度。就連在江戶時代大力批評信長的儒學者新井白石,對此事的評價也是「儘管此事極為殘酷,但能除去長久以來比叡山僧侶之惡行,對天下也是有功之一事。」

  兩人在改革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的成效。這也是這非常的兩人所用的非常之手段吧!


下篇:來了來了。那西涼的魔王,翩翩的從邊陲移師過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作者精選

芥川龍之介(一)與絢爛的大正時代一同散去的文豪

嗯,本部落格很久沒有文章了,既然一開站就是以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那麼,來介紹一下這位文豪的生平吧。 說到「明治時代」的文學,大家腦海裡應該會浮現「夏目漱石」。而漱石晚年最疼愛的弟子,就是芥川龍之介。說他代表了「大正時代」的文學,其實並不為過。 芥川出生於明治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