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

經典歌曲試譯(六)色情塗鴉 -アゲハ蝶

大家好,今天想介紹的歌曲是色情塗鴉於2001年6月27日發售的單曲「アゲハ蝶」(鳳蝶)



這首歌據說使用了南美的傳統樂器,所以聽起來不但有異國風情的輕快曲調,配上絕妙的歌詞更是令人有著無限的解釋,所以在一推出時就大賣,也突破百萬張銷量。

不多說,讓我們趕緊來看看歌詞。

歌詞原文:

ヒラリヒラリと舞い遊ぶように 姿見せたアゲハ蝶
夏の夜の真ん中 月の下
喜びとしてのイエロー 憂いを帶びたブルーに
世の果てに似ている漆黑の羽

旅人に尋ねてみた どこまで行くのかと
いつになれば終えるのかと
旅人は答えた 終わりなどはないさ
終わらせることはできるけど

そう… じゃあ お気をつけてと 見送ったのはずっと前で
ここに未だ還らない
彼が僕自身だと気付いたのは今更なってだった

あなたに逢えたそれだけでよかった 世界に光が滿ちた
夢で逢えるだけでよかったのに
愛されたいと願ってしまった 世界が表情を変えた
世の果てでは空と海が交じる

詩人がたったひとひらの言の葉に込めた
意味をついに知ることはない
そうそれは友に できるならあなたに 届けばいいと思う

もしこれが戯曲なら なんてひどいストーリーだろう
進むことも戾ることもできずに
ただ一人舞台に立っているだけなのだから

あなたが望むのならこの身など いつでも差し出していい
降り注ぐ火の粉の盾になろう
ただそこに一握り 殘った僕の想いを
すくい上げて心の隅に置いて

あなたに逢えたそれだけでよかった 世界に光が滿ちた
夢で逢えるだけでよかったのに
愛されたいと願ってしまった 世界が表情を変えた
世の果てでは空と海が交じる

荒野に咲いたアゲハ蝶 優雅にその景色の向こう
近づくことはできないオアシス
冷たい水をください できたら愛してください
僕の肩で羽を休めておくれ

歌詞翻譯:

如同玩耍一般翩翩起舞著  飄然現身的鳳蝶
現身在夏夜的正中央  月之下
象徵著喜悅的黃色  沾染著憂鬱的藍色
出現在那如同世界末日  漆黑的翅膀

試著詢問旅人  要往何處去  何時才會結束
旅人回答了  終點甚麼的並不存在
雖然並不是不能讓它結束

「是嗎...那麼,請小心」這樣地目送他離去
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到現在仍舊尚未歸來
直到如今我才發現
原來他就是自己

光是能夠與你相遇就令人滿足  世界充滿了光亮
要是能夠只在夢裡邂逅就好了
但是我許下了被愛的願望  世界也改變了表情
在世界的終點  天空與海洋交錯混雜

詩人只留下了隻字片語
到最後終至不知所云
是的  要是能夠傳達給朋友  能夠傳達給你的話就好了

如果  這是戲曲的話  真是一個悲慘的故事吧
不能前進  也無法回頭
只能夠隻身一個人孤單地站在舞台上

要是你願意的話  無論何時我都能夠挺身而出
讓我成為那傾瀉而下火花的屏障吧
只是  請撈起我殘留在那裡  燎原火一般的思念
放在你心房的角落

在荒野中綻放的鳳蝶  優雅地飛往那片景色對面
那是無法接近的綠洲
請給我冰水  可以的話  請疼惜我
在我的肩膀上好好地休息吧


一般認為,歌詞是依據吉他手新藤晴一的戀愛經驗所寫出來的,在夏夜中現身的鳳蝶,其實是(已經有對象或無法修成正果)的女性,而「旅」=「這次的畸戀」,「雖然並不是不能讓它結束」一句,指的是陷入愛戀卻無法自拔的自己。

「要是能夠只在夢裡邂逅就好了」,是不是在暗示自己不應該陷入無法自拔的愛戀呢?

「但是我許下了被愛的願望」應該是說自己無法克制愛戀之心,接下來的「世界也改變了表情」就能夠有許多種解釋了,有人認為世界代表其他人的眼光,也有人認為自己的世界產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仔細推敲後面的歌詞,感覺上是在暗示自己儘管知道結果,但還是奮不顧身地投入了這場註定不會有結果的戀愛。「在荒野中綻放的鳳蝶  優雅地飛往那片景色對面
那是無法接近的綠洲」是否帶給您一種淒美的絕望感呢?

不過,除此之外,筆者還看過許多種對歌詞的解釋。

有把「那如同世界末日  漆黑的翅膀」解釋成投下原子彈的B-29轟炸機(投彈的時間是當地的半夜),「旅人回答了  終點甚麼的並不存在 雖然並不是不能讓它結束」解釋成當時正在打仗的日本軍人,「在世界的終點  天空(美國)與海洋(日本)交錯混雜」等等,「讓我成為那傾瀉而下火花的屏障吧」則象徵著戰爭時的情景。

也有人說,這首歌裡面的鳳蝶指的是二戰時期出征軍人的戀人,這首歌要傳達的是無法見面心如刀割的焦急感。https://www.instagram.com/p/9nsrJukI0Q/

也有人說,鳳蝶代表的是「誘惑死者的靈魂到別的世界的使者」。

不管如何,我想就如同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Bob Dylan一樣,文學本身這種藝術形式,會隨著閱讀者不同而帶來不同的解釋。一首好的歌曲除了好的曲調,更要配上意境深遠的歌詞,進而流傳在你我的心中,不是嗎?











2016/8/18

芥川龍之介(五)年輕大學生人氣作家,與恩師漱石的相遇

眾所矚目的第一篇文章「羅生門」,竟然…


 從大學生開始以小說家身分出道,並且寫出優秀小說的人並不少。例如,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等。再把時代往前推一點的話,有尾崎紅葉;最近二十年則是有平野啓一郎【日蝕】與綿矢莉莎【欠踹的背影】。不過近來,小說家愈來愈多,而能夠寫出優秀作品的人,他們的職業也不限制於學生,可說是各式各樣,比如說最新一期的芥川獎得主,就是在便利商店打工的村田沙耶香,作品名稱為「コンビ人間」(暫譯:便利一族)。至於我們的主角芥川龍之介,則是在大學的時候出道,而且第一篇文章就是那篇鼎鼎大名的『羅生門』,這篇文章掀起了甚麼波瀾呢?讓我們來好好地說分明。





 芥川在大正二年,也就是二十一歲時,進入東京帝國大學,並在隔年,與當年進入京都帝國大學的好友菊池寬一起創辦了第三次「新思潮」文藝雜誌。而在二十三歲時,芥川就在『帝國文學』上發表了『羅生門』(工商服務時間:欲知詳情請點連結)。說到帝國文學,熟悉日本文學界的朋友一定不陌生,那就是在夏目漱石的『少爺』中,同樣畢業於帝國大學,那裝模作樣嗲聲嗲氣討人厭的紅襯衫最喜愛的讀物。不過,帝國文學到底是文學氣息太過濃厚的一本讀物,讀者層並不是那麼廣,所以這篇『羅生門』並沒有在文壇掀起任何返響,連當時的報導篇幅都找不到。

日本文學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少爺」
帝国文学

 芥川的文章,完完全全沒有人理會。並不是因為龍之介目空一切,而寫了一篇「不想要有任何讀者看」的小說,而是一開始默默無名,沒有基本讀者群的芥川,寫出這種需要仔細推敲再推敲的深奧文章,想當然耳不會有太多的人想要看。打個比方,今天我在鄉下地方開了一家米其林三星級的餐廳,原料廚師都是一流的,不過沒有太多人住在這個地廣人疏的田舍,就算是食神在世,生意也不會好。這樣舉例也許有點不倫不類,但是我想表達的是,千里馬仍需伯樂,費盡苦心寫成的小說,要是不受到注目,也沒有任何意義。


機會不來找我,我就自己去找機會


 大正四年十一月,在『羅生門』乏人問津的情況下,芥川經由法語科的朋友林原耕三的引薦,初次拜訪了夏目漱石,而在隔年的二月,又發起了第四次「新思潮」創刊。在這篇創刊號的雜誌中,芥川發表了另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受到漱石的大力稱讚,之前乏人問津的狀況有如錯覺一般,芥川也一舉成名天下知。該年畢業的芥川馬上躋身 「新進作家」,前來邀稿的不再只是同人誌性質的「新思潮」,而是當時最大的綜合雜誌「中央公論」。也因此,芥川成功地打下了基礎,獲得了大量的優質基本讀者群。

 那麼,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誰呢?毫無疑問地,是恩師,漱石先生。龍之介大概是把夏目漱石當成他「最初也最大」的讀者,而寫了『』這篇文章。乘著最近的奧運風向來比喻的話,就是得到「飛魚」麥可菲爾普斯保證,之後會在泳壇發光發熱的年輕泳將選手。就像一朗跟你保證,這小子棒球打得很好;或是麥可喬丹說這年輕人在籃球方面很有天分,你應該不會對這位年輕人的實力有所懷疑吧。那麼,芥川的文章是怎麼打動漱石的心的呢?

 其實,龍之介可是漱石的超級粉絲。相對於漱石的名作『吾輩は猫である』(我是貓),他在中學的時候,寫了一篇『吾輩も犬である』(我也是狗)的散文。從漱石的『吾輩は猫である』中,可看見漱石對人類的臉有近乎狂熱的描寫,也許是因為漱石對於自己的臉有些自卑之故(據說漱石的臉坑坑洞洞的很多痘疤)。當然,這樣的漱石,對於鼻子有許多印象的表現。龍之介的『』,當然也瞄準了這一點。



 為了投漱石所好,龍之介並沒有用卑鄙的手段;而漱石也沒有被龍之介欺騙。龍之介知道漱石批評的重點在哪裡(自古以來,騷人墨客總是喜歡批評他們不順眼的事物,各位聰明的讀者應該不陌生才是)。應該說,龍之介本人與恩師漱石所批判事物的眼光較為一致。在閱讀漱石的小說時,應該有些讀者會感到「啊,這裡跟芥川的世界好像」。正因為如此,這兩人才會成為師徒啊。

芝麻開門,飛龍在天


 在得到文壇第一人的褒獎後,芥川的人氣很快地竄升,變成了當紅炸子雞。其實芥川的短篇小說技巧,也有很大部分受到了森鷗外的影響,但是,當時的一般普羅大眾對他的認識,其實就是「漱石晚年的得意門生」。受到一般大眾喜愛的漱石,其讀者群當然也會想要讀讀看芥川的文章。

 漱石寫給龍之介的信件,也都還殘留著。與其說是師父寫給弟子的信件,不如說是父親在對兒子說話一般,是充滿慈愛的文章。而,漱石在大力稱讚龍之介『』當年的十二月死去。而龍之介就以「漱石最後讚賞(也最疼愛)的作家」身分,戴上「漱石的後繼者」的光榮勳章,堂堂地走入了文壇。在芥川的自傳小說「某阿呆的一生」中,將這段芝麻開門般的機遇,稱為「天亮」。

 以自己的實力喚來了恩師漱石的大力讚賞,伴隨著幸運,芥川龍之介正要發光發熱。



2016/6/19

芥川龍之介(四)在中學時代遇到的友人們

  在學校遇到的老師與同學們,是一輩子的寶物。或多或少,他們對於自己的人格形成,有著一定的影響。而,文豪芥川龍之介的人格(Personality)與自我(Ego),據說是在高中(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完成的。芥川的人格在大學時代(相當於現在的研究所)定型,並在這段時間內遇到了生命中的恩師ー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的「少爺」據說是最多日本人讀過的小說。

  芥川在小學生時代,就開始製作可供班上傳閱的雜誌,有時候也會畫插圖,發表文章等等。這可以解釋成他的「自我顯示慾望」吧。而到了中學,芥川似乎是想當歷史學家。當時的歷史學,主要是學習偉人傳記,而芥川非常喜愛日本與中國歷史上的英雄。所以,就算之後成為了小說家,他仍然擅長於發掘『今昔物語集』與中國古典書籍中具有強烈個人特質的角色。雖然沒能當成歷史學家,但是芥川的歷史小說可說是一流的。少年的夢想,可說以另一種角度實現了。

  但是感受性豐富強烈的芥川,似乎因為中學時代老師無意中的某句話而受傷害。雖然中學的老師們都很喜愛他,但他似乎相當厭惡。只有導師廣瀨雄,之後都與芥川保持著連絡。成為高中生之後,芥川與同學,師長間的邂逅更加深了。再怎麼說,那都是日本最早的高等學校,大學升學率全國第一的一高。不但教師們是能人異士,學生們更是藏龍臥虎。而且,芥川是經由推薦制度(免試),就進入一高的。一直到畢業,芥川都保持著優秀成績,是二十七人中的第二名。那麼,該班級的第一名是誰呢?他就是日本當代著名的法學教授,大阪大學第一屆校長,也是芥川好友的的恒藤恭

  順帶一提,芥川大學也是以第二名畢業的。他是不是故意保持在這個名次,好讓大家的注目不那麼顯眼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能在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以第一名畢業的人物,他是誰呢?他是豐田實(不是漫畫家喔),是九州帝國大學英文科的第一代教授。除了嚴格命令學生們要正確寫出他的姓「豐田」,也具有牧師資格,對於酒和香菸更是堅持不碰,光聽,就覺得這個人個性嚴謹,一絲不苟。豐田從九州大學退休後,也擔任了青山學院的校長。

  至於,我們的芥川,不但是個愛菸家,對於女性也擁有旺盛的好奇心,至於酒這種東西,好像也不太抗拒的樣子。難道這就是首席(第一名)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嗎?

  而,芥川在大學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人,說是菊池寬也不為過。一直以來,兩人不但是好朋友更是一輩子的好對手。芥川一直佔優勢的情況,在菊池創辦了『文藝春秋』這家出版社以後一口氣逆轉。芥川的早逝,更是讓菊池深深惋惜。也因此,菊池創立了「芥川賞」這個獎項,來紀念自己的好朋友,將死去的好友以另一種形式,留下紀念。


  同時,菊池寬亦是弔唁芥川的友人總代表。其弔唁詞如下:

芥川龍之介君よ
君が自ら擇み 自ら決したる死について 我等 何をか云はんや
たゞ我等は 君が死面に 平和なる微光の漂へるを見て 甚だ安心したり
友よ 安らかに眠れ!
君が夫人 賢なれば よく遺兒を養ふに堪ふるべく
我等 亦 微力を致して 君が眠の いやが上に安らかならん事に努むべし
たゞ悲しきは 君去りて 我等が身辺 とみに蕭篠たるを如何せん


芥川龍之介君啊
有關你自己選擇  自己決定的死亡  我等  無法多說甚麼
但是我等  看到你死亡的面容  帶著平和的微光  感到非常安心
朋友啊  安眠吧
你的夫人  夠明理的話  應當致力於撫養遺子
我等亦會  致上微力 努力讓你能夠更加安心
但是悲傷的是  你已離去 我等的身邊  就算突然變得蕭瑟卻也無可奈何 



 談到這裡,讓我們把焦點移到芥川的三個兒子身上。

  芥川的長子名為「比呂志」,正是菊池寬初期使用的筆名(譯註:日語發音中「寬」與「比呂志」相同,都是ひろし)。而三子的名字叫做「也寸志」,同樣是恒藤恭名字中「恭」的日語訓讀念法(やすし)。次子的「多加志(たかし)」人名由來,在這時候芥川還沒有遇見。這三位兄弟中,長子比呂志後來成為了日本的演員,次子多加志是最有可能繼承父親的文學家的地位的,但是卻在緬甸戰死。而三子也寸志,成為了當代的大音樂家。

長子比呂志這張照片頗有乃父遺風。

次子多加志,要是能夠活下來的話...雖說歷史不講如果。

三子也寸志據說在父親自殺身亡後,一直聆聽龍之介遺留下來的唱片,成為了日後身為音樂家的契機。




  人生在世,會遇到誰,會發生甚麼事並無法知道,但是,朋友永遠都會是那個記住你,支持你的人。






2016/6/11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番外篇(五) 英勇護主,戰如熊虎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三國時代的勇將。在『三國演義』中,他原本是江賊,後來改邪歸正加入孫策,後來立下赫赫戰功。不過,正史並沒有記載他曾經是江賊。他就是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周泰,字幼平。

某無雙遊戲中他的武器是武士刀,精通居合斬


  忠義之刃


  史書記載,周泰與蔣欽一開始是追隨孫策的。在孫策評定塊肌會稽後,昇為別部司馬,並率領軍隊。所謂的別部司馬是官職名稱,大將軍率領的兵隊有別部以及五部,每部置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別部司馬就等同於軍司馬,率領的軍隊人數不一定。不過依史書推測,周泰是孫策一開始打天下的老班底,「服事恭敬,數戰有功」≪三國志・吳書十≫,孫策也相當信任他,讓他自己領有軍隊。

  後來是孫權很喜愛周泰,要求哥哥孫策讓周泰跟隨他。孫權有識人之明,這點無庸置疑,正當孫策攻打山賊的時候,孫權在宣城被數千山賊圍攻。當時孫權衛士尚不到一千人,一下子被數倍於己的山賊攻打,一時大亂,孫權才剛上馬,敵兵的白刃就已經殺到左右,甚至有砍中馬鞍的。就在這個Moment,周泰跳出來保護孫權,左右慌亂的部眾,也因為周泰的英勇安定下來,跟敵人戰鬥。直到敵人退去,才發現周泰身上有十二處刀傷,甚至陷入不省人事的狀態,很久才痊癒。史書甚至寫著:「當時要是沒有周泰的話,孫權就GG了(是日無泰,權幾危殆)」≪三國志・吳書十≫。孫策很感謝周泰,讓他當了春谷縣長,後來打下新領地後又讓他當宜春縣長,並且可以直接領取當地賦稅,也可見周泰受器重的程度。

疤痕是戰士的勳章。



  戰功赫赫


  之後,周泰參加討伐江夏黃祖有功,又與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戰中對抗曹操,之後也和周瑜一起攻打南郡的曹仁。而周泰令人最津津樂道的事蹟,當是濡須之戰了吧。其實這濡須之戰在魏跟吳之間打了三次,雙方各有勝負,第一次發生在213年,是呂蒙顯示出軍事才能的一戰,他在濡須修建船塢,以便士兵快速上船打擊曹軍。他成功了,曹操雖然人多,但是見東吳軍隊訓練有素的樣子,在對峙一個多月以後自行撤軍。其中並發生了一件流傳千古的事蹟。

  某天,孫權乘在船上趁著薄霧視察曹軍前線(孫權很喜歡以身犯險,想必是孫家人的壞習慣),並在前進五六里後,命樂隊大聲奏樂,告訴對方我老孫來啦!多疑的曹操下令放箭,射擊對方船隻。此時,孫權的船隻因為一面中箭太多傾斜,他急中生智調轉船頭,使另一面受箭,兩邊取得平衡後,安然返營。有沒有很熟悉?這事到了羅貫中筆下,變成了有名的「草船借箭」,而且時間挪到赤壁大戰前,只不過主角變成了諸葛亮。演義的妙筆生花,把這件事張冠李戴的寫成諸葛亮愜意的坐在船上等箭「借」來。其實,該喊「謝丞相箭」的應該是孫權才是呢。

愜意地...



  本篇主角周泰的事蹟在第二次濡須之戰,第一次濡須之戰四年後(217年)。此戰發生的原因是因為215年孫權以十萬軍隊攻打合肥,卻被合肥殺人魔張遼以八百敢死隊擊退,甚至差點被活捉(張遼威震逍遙津),凌統並且身受重傷的那一戰。此後曹操積極訓練水軍,並調來青州兵與張遼,打算一舉攻破江東。此戰江東的指揮官仍然是呂蒙,他再度嶄露卓越的軍事才能,除了在江面上佈滿強弩之外,也建設了運輸路線跟撤退路線。此戰對曹操來說可說是出師不利,除了青州刺史孫觀陣亡以外,曹操陣營也受到東吳猛將甘寧老師的夜襲,此中又有一段故事,請待筆者說分明。

  話說孫權授命甘寧迎戰曹操前線軍,並且賞賜了米酒熟肉。甘寧挑選了百餘名敢死隊,讓他們喝酒吃肉,之後以銀杯自乾兩碗,並且也倒酒給都督喝。但是那位嘟嘟都督卻只是拜著,不肯接下。甘寧便拔出亮晃晃的刀子放在膝蓋上,喝斥那位都督說:「你受主的知遇,跟我比起來如何?我甘寧都不怕死了,你又有甚麼理由怕死?」都督見甘寧嚴厲的樣子,就起身把酒喝下,每個士兵也都乾了一杯。當晚二更時分,甘寧前去偷襲曹操營寨,拆了他們的防禦工事,摸了十幾顆人頭回來。曹營大亂,舉起的火把如繁星點點,此時甘寧早已回到營中,奏樂向孫權秉報戰功。孫權大喜,賞賜布疋千匹,一百口刀,並說:「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以」。之後,曹操陣營沒有太多的主動進攻,一個多月後又自行撤退了。

  撤退之後,孫權把濡須口的指揮權交給周泰,並封他為平虜將軍。職場上永遠會發生的事發生了。朱然跟徐勝不服周泰,不遵守周泰下的命令。孫權為此召開酒宴,在盃觥交錯時,孫權突然要周泰把上衣脫下。當大家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時,已經被周泰身上數不清的疤痕嚇得倒吸一口涼氣。「將軍此道傷痕從何而來?」「那這道傷又為哪位敵將所創?」隨著周泰清楚地回答每一道傷痕的由來,孫權此時握著他的手臂一邊流淚,一邊說著:「幼平,你為我兄弟如熊虎般勇猛奮戰,不惜犧牲生命,身上的數十道疤痕有如刀鑿刻畫。我又怎麼能不用骨肉之恩來報答你,委以兵馬重任呢!你是吳國的功臣,我應該跟你榮辱同享,休戚與共。希望你不要因為是寒門,就小看自己(譯註:朱徐陸顧四大姓是江東的望族,朱然徐盛當然是其中子弟)。」語畢,孫權把自己的傘蓋車賞賜給周泰,宴會結束後軍樂隊並且奏樂目送周泰離開。

  此後,再也沒有人不敢不服從周泰的命令。

  位極人臣,是否就是這種感覺呢?好像有那一點不一樣。應該說,能得到孫權這種名君賞識厚愛,雖死不足惜也。也就是這麼樣的一個良君,造就了那麼多的良將。



  最後,我們來看看羅貫中筆下的周泰。

『三國演義』第68回節錄:

   卻說周泰從軍中殺出,到江邊,不見了孫權,勒回馬,從外又殺入陣中,問本部軍:「主公何在?」軍人以手指兵馬厚處,曰:「主公被圍甚急!」周泰挺身殺入,尋見孫權。泰曰:「主公可隨泰殺出。」於是泰在前,權在後,奮力衝突。泰到江邊,回頭又不見孫權,乃復翻身殺入圍中,又尋見孫權。權曰:「弓弩齊發,不能得出,如何?」泰曰:「主公在前,某在後,可以出圍。」孫權乃縱馬前行。周泰左右遮護,身被數槍,箭透重鎧,救得孫權。到江邊,呂蒙引一枝水軍前來接應下船。權曰:「吾虧周泰三番衝殺,得脫重圍。但徐盛在垓心,如何得脫?」周泰曰:「吾再救去。」遂掄槍復翻身殺入重圍之中,救出徐盛。二將各帶重傷。呂蒙教軍士亂箭射住岸上兵,救二將下船。(中略)

    孫權知陳武已亡,董襲又沉江而死,哀痛至切,令人入水中尋見董襲屍首,與陳武屍一齊厚葬之。又感周泰救護之功,設宴款之。權親自把盞,撫其背,淚流滿面,曰:「卿兩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槍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當與卿共榮辱、同休戚也。」言罷,令周泰解衣與眾將觀之:皮肉肌膚,如同刀剜,盤根遍體。孫權手指其痕,一一問之。周泰具言戰鬥被傷之狀。一處傷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權以青羅傘賜之,令出入張蓋,以為顯耀。

 下回,我們來看看,日本戰國時代是否也有滿身疤痕,忠肝義膽的人物。

2016/6/5

經典歌曲試譯(五)SMAP -雨がやまない

  提到SMAP,大家應該不陌生。從出道以來一直是高人氣的日本偶像團體,在去年年底爆出解散危機,甚至登上日本報紙頭條新聞。從這點來看,就能知道該團體有多大的影響力。但是你知道,其實SMAP有六個人嗎?

  你沒看錯,SMAP一開始是個六人團體。由於本來的副主唱的退團,才使得SMAP變成現在的五個人。那位退團的成員,為了追夢成為了職業摩托車賽車選手。他就是森且行。從我高中時代,就開始用CD隨身聽聽他們的歌曲了。其中特別喜歡的一首,就是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由森且行與木村拓哉主唱的雨がやまない(雨還沒有停止)。歌詞寫出了期待落空的失望心情,是一首適合在下雨天聽的清爽作品(雖然我很喜歡下雨天!)。

那麼,請欣賞。

森且行(右三)



SMAP-雨がやまない


歌詞:

從早上開始  就持續下著的雨  無法決定的髮型  令人失望
簡直就像是前陣子  被甩掉的模式一般  我點上了染上濕氣的香菸

雨還沒有停止...
一直不準的天氣預報  應該不是這樣子的
第一次約妳出來的星期日  It's Rainy Day

映照在鏡中的  憂鬱感覺  跟黑色雨傘不搭的衣服
總是在鼓起幹勁的日子裡被阻礙  連約會路線都事先去探查過

雨還沒有停止...
像這種日子  一點好事都沒有
應該不是這樣子的 不知為何  不好的預感猜中了  It's Rainy Blue

要是能夠跟妳一起  連笨拙的自己我想都能夠做得好

雨還沒有停止...
一直不準的天氣預報  應該不是這樣子的
第一次約妳出來的星期日  It's Rainy Day

雨還沒有停止...
一直不準的天氣預報  雨還沒有停止...
第一次約妳出來的星期日  It's Rainy Day



歌詞原文:

朝からずっと 降り続く雨 決まらない髪 うんざりさ
まるでこないだ フラれたパターン しけた煙草 火をつけた

まだ雨がやまない…
外れっぱなしの 天気予報 こんなはずじゃなかった
初めて 君を誘った日曜 It's Rainy Day

鏡に映る 憂鬱な気分 黒い傘じゃ 合わない服
いつも気合い入れた日に水を差す 下見までしたデートコース

まだ雨がやまない…
ろくな事がない こんな日は
こんなはずじゃなかった
何故だか 悪い予感は当たる It's Rainy Blue

きっと不器用な僕にも君となら
上手くやれる気がしてた

まだ雨がやまない…
外れっぱなしの 天気予報 こんなはずじゃなかった
初めて 君を誘った日曜 It's Rainy Day

まだ雨がやまない…
外れっぱなしの 天気予報 まだ雨がやまない…
初めて 君を誘った日曜 It's Rainy Day







2016/5/1

芥川龍之介(三)與土地的連結ー大川之水

  芥川龍之介本身,其實跟「大川」非常有緣。他出身於老街,是在隅田川河口西岸附近的京橋區的新原家出生,在隅田川河口東岸的芥川家長大。之後,雖然有住過新宿,鐮倉,橫須賀,但是大學畢業後就一直住在田端,除了有一陣子在鵠沼與輕井澤度過,基本上芥川到死為止都住在田端。

  在二十二歲時,芥川寫了一篇名為「大川之水」的散文。所謂的大川,指的是老街人們的生命線―隅田川下游部分。這條大川,可說是他心靈的故鄉。就如同芥川錯縱複雜的人際關係,大川的流域同樣盤根錯節。龍之介的養父芥川道章,是土木課的公務員,跟下水道工程等的「水」也離不了關係。再加上「芥川」這個姓氏,本來就是指「將垃圾放流的河流(日本漢字中,「芥」通「塵」)」,與將生活用水排入的大川,有著強烈的關係。

  據說,芥川在小學生的時候,熱衷於游泳。之後也畫了「河童」的自畫像,寫了名為「河童」的小說。而芥川出生的新原家,相當接近外國人居留區的築地,也可以說是日本文化與西洋文明的交界地。可見,土地,生活習慣,會深深地影響一位作家與他的著作。


芥川所畫的河童

2016/4/5

芥川龍之介(二)棄兒,與母親的訣別

歷史上,偉人英雄的出生與死亡總是帶著傳奇性。「夢見太陽入懷」的,通常是之後會成為皇帝,或是為了確定自己「皇帝」的威信所採用的一種說法。身為鬼才的芥川,他的人生舞台登場與突然消失又是如何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生於明治二十五年三月一日的芥川,據說當天剛好是是辰年辰月辰日。更有一說,說芥川是早上八點多(也就是辰時)出生的。因此,有著這麼多「辰」的芥川就以「龍之介」為名了。換句話說,也就是龍的化身,龍賜與的孩子。

確實,芥川的人生就如同龍一般。首先,芥川以一介無名的青年書生,一躍而達到文壇頂端的地位,正所謂「飛龍在天」。而後,他的作品從探討人性轉為藝術至上主義,後來也許是看透人生,如同「亢龍有悔」一般急轉直下,不禁讓人聯想到神話中的伊卡洛斯,因為飛得太高太靠近太陽而因而墜落。

芥川的生父名為新原敏三,是一位山口縣出身的平民,在人稱「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所經營的牧場中販售牛乳。而生母阿福(フク、FUKU)則是出身於士族,世代負責德川家茶道與雜用等數寄屋(是日本建築式樣的一種,在住宅裡融入了茶室的建造風格)的屋主芥川家。「數寄」(數奇)是喜好和歌、茶道或花道等風雅之事,家中常有文人雅士出沒,當然對龍之介之後的薰陶不言而喻。

小泉八雲舊居中,數寄屋風格的客廳。

但是這樣的龍之介,卻有著極為不幸的童年。父親生下他時的歲數是四十二歲,在日本文化中是男性的大厄之年(四十二發音類似「死に」,死亡),母親生下他時歲數是三十三歲,同樣地也是女性的大厄之年,因為恰巧在雙親適逢大厄之年出生,形式上必須要捨棄這個孩子,所以龍之介是以「撿到的孩子」的身分被養育長大的。儘管是長男,雙親對龍之介的到來充滿歡喜,但又因遭逢雙親大厄之年,成了「會給雙親帶來厄運」的孩子,不得不以「棄兒」來養育,龍之介的出生,正可謂「常人難以勘之」。

也許是真的受到大厄之年的影響,龍之介的母親阿福在生下他七個月左右,罹患了精神上的疾病。在芥川晚年自傳式的著作『點鬼簿』 中,就提到了「我的母親是個瘋子」。尚在襁褓中的龍之介,早早就被迫與母親分離。被生母瑪麗亞抱著熟睡的赤子耶穌,說不定對芥川來說是永遠的憧憬。芥川至死前都很寶貴的「瑪利亞觀音」像,也許就象徵著他一直渴望著的「對母親的依賴」。

在古時候的傳說中,有一種模式是英雄的出生伴隨著母親的身亡。龍之介的母親雖然沒有死,但卻發瘋了,成為另一種形式上的死亡。在他心中,也許懼怕的不是「母親為了自己犧牲」的罪惡感,而是「自己不知何時會變成母親那樣」的恐怖感。在龍之介晚年的作品中,這種無以名狀的恐怖感隨處可見。

也因為母親的發瘋,龍之介被送到了母親的娘家芥川家,成為舅舅芥川道章的養子,舅媽同時更是幕末有名的俳句家「細木香以」的姪女(森鷗外曾寫過一本名為『細木香以』的小說),並由道章的妹妹,未嫁的阿姨ふき(FUKI)撫養長大。進入了教養優秀風雅的芥川家,從此,龍之介的命運齒輪,大抵就步上了文學家的軌道。

而龍之介的生父新原敏三,則是跟發狂的阿福的妹妹,名為冬(ふゆ、FUYU)的女性再婚,並生下了一位叫做得二的小孩。對龍之介來說,得二是表弟,同時也是異母弟。得二長大之後拜岡本綺堂為師,也是一位以戲曲作家為志向的文學青年。而「FUKI,FUKU,FUYU」這三位名字極為相似的芥川家三姊妹,一位是養母,一位是生母,一位是後母,三人都是龍之介的「母親」,這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有如閱讀一本俄羅斯文學中那些有關大家族的故事。

從命名為「新原龍之介」的襁褓,成為「芥川龍之介」繼承被養育的家名,是在他11歲,母親去世那一年。 到這時候為止,少年龍之介應該對接下來自己不知何去何從的身世感到困惑吧?是否,也對於大人們那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感到憎恨呢? 如同在大川上漂浮著的小舟少年龍之介,簡直就像是隨川流放,沒有船頭也沒有船舵的小舟。儘管如此,龍之介還是成長為非常欽慕大川的少年。相較於晚年,少年龍之介展現出意外的生命力。

之後,這葉不知何去何從的小舟,終於飄流到了夏目漱石的書齋裡。雖說,漱石也是擁有過不幸養子生活的一大文豪。

2016/3/27

芥川龍之介(一)與絢爛的大正時代一同散去的文豪

嗯,本部落格很久沒有文章了,既然一開站就是以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那麼,來介紹一下這位文豪的生平吧。



說到「明治時代」的文學,大家腦海裡應該會浮現「夏目漱石」。而漱石晚年最疼愛的弟子,就是芥川龍之介。說他代表了「大正時代」的文學,其實並不為過。

芥川出生於明治二十五年(一八九二)三月一日。而在十八歲,也就是明治四十三年,正值青春年華時進入舊制第一高等學校(略稱一高,現在是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的一部份,在當時的東京大學升學率為全國第一,換句話說,這間學校就等於是真正的「東大預備班」。)
兩年後,大正時代到來。雖然大正時代只有短短十五年,但卻是一個民主與教養主義的自由時代。活躍於此時代的芥川,在大正時代結束後八個月,就仰藥自殺了。

就如同從古樸的明治時代交棒到自由奔放的大正時代,芥川的形象是「自由奔放的鬼才」。苗條,英俊,天資聰慧,芥川的魅力,就如同新時代帶來的開放感。據說,從十九世紀開始,英國出了三位天才型的浪漫派詩人,拜倫濟慈雪萊,同樣地出色,同樣地風流倜儻,也同樣英年早逝(拜倫三十六歲,濟慈二十五歲,雪萊二十九歲)。也因此,奠定了「詩人=美男子」,「詩人=短命」的形象。

一樣地,芥川龍之介是否也奠定了「小說家=秀才」,或「小說家=自殺」的形象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如同藤村操,太宰治等人一樣,「天才是纖細的」「知識人是脆弱可憐的」這些念頭,儼然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

當然,從明治時代開始,自殺的文學家並不在少數。但是,在人生的巔峰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芥川,無疑是留給了世人莫大的衝擊。他甚至沒活到自己的父親生下他時的年齡(四十二歳),就連他的恩師漱石寫出不朽名作「我是貓」時,也都三十八歲了,而芥川,只活了三十五年。是甚麼風雨挫折,讓如日中天的芥川選擇「與大正一起逝去」?

儘管短暫,但是在三十五年的生涯中,芥川作品的廣度與深度卻都能夠兼顧。據說他的手指又細又長。那就像是,同樣才華洋溢卻又英年早逝的,「音樂詩人」蕭邦的手指。

2016/3/11

掌篇:顏色收集盒(十八)無色的虛像

「要是當初,進了那間大學的話…」
「要是當初,出生在有錢人家裡的話…」
「要是當初,沒那麼早結婚的話…」
「要是當初,選擇那間公司的話…」

你是否,常聽到這些話?抑或,這些話甚至常出現在你心中?
身處現在的競爭社會,你是否常感到羨慕某些族群,甚至嫉妒?
那是因為,你被『他人眼中反映出的虛像』所欺騙了。

這樣說也許有點失禮,不過你的父母,你的同儕,是否都在灌輸你
「進入好學校,然後進入好公司,然後過好生活」的觀念?
那,甚麼是所謂的「好學校」?「好公司」有甚麼特徵?「好生活」的定義又是甚麼?

你真的在做你喜歡的事嗎?還是你只是他人眼中的虛像呢?

請想想看吧。


2016/3/4

經典歌曲試譯(四)Mr. Children - Youthful Days

好的。約莫在2000年代,日劇尚未弱化(純粹是個人觀點,理性勿戰)的時候,有一位奶油小生ー滝沢秀明,出演了一部連續劇,名為「西洋骨董洋菓子店」。

這部戲光看卡司,就值回票價。
下方的劇照中,由前到後分別是瀧澤秀明,椎名桔平,藤木直人,與阿部寬,而女主角是小雪。配角們也毫不遜色,有小西真奈美,真鍋薰,江成和己,甚至還有當時13歲的大島優子(前AKB48成員之一),可說是非常豪華的陣容。

至於戲劇內容,用現在的話語來說應該會非常受到腐女們的歡迎,因為劇中人物各個都是美男子,並且有那麼一絲絲BL的味道。

而在音樂方面,也毫不馬虎,劇中的所有配樂曲全部都使用日本超人氣團體Mr. Children的歌曲(計有187首!!)。
而擔綱最重要的主題曲的,就是今天介紹的這首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n0hRasLw0




那麼,就讓我們來欣賞這一首歌。

Youthful Days 作詞/作曲:櫻井和壽

在突如其來雨過天晴的午後  積水映照出了天空
乘在兩個車輪上  我們衝進了水窪
激起的水如羽翼般擴散  水滴也隨之飛舞
你笑了  惡作劇般地笑了  忍俊不禁地笑了
我也笑了  放聲地笑了  開懷地笑了

就算被扭曲的環境所包圍  只要抱著你  不安也隨之煙消雲散

敲響心中的悸動吧  用令人失常的擁抱與相吻
讓兩顆心坦誠相見吧  兩人一直能夠在一起就好了

你說「仙人掌開了紅色的花囉」
又催促著我「趕快過來這邊看啊」
不知道重複了幾次  我們一直乾杯著
但是到了早晨  花枯萎了
你的手指  一定  撫摸過花瓣吧
那個動作  真是性感  我這麼認為著

在這條條大路上  明明沒有花存在
但是卻有很多荊棘  大意的話是會被刺傷的  

敲響心中的悸動吧  用令人窒息的擁抱與相吻
將乾渴的心潤濕吧  只有兩人能夠在一起就好了

當我緊抱著那腥羶而又柔軟的體溫時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當我呵癢般地粗魯面對你的本能的時候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那近似於痛苦的感情  已經不需要任何名稱之類的東西了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去感覺平常已經習慣壓抑的  露骨率真的自己吧

別放開牽著的手喔

讓我們躲開腐敗躁鬱的氣氛  來掌握更好的明日

敲響心中的悸動吧  用令人失常的擁抱與相吻
讓兩顆心坦誠相見吧  兩人一直能夠在一起就好了
兩人能永遠在一起就好了

------------------------------------------------------------------------------------------------------------------------

歌詞原文:

俄か雨が通りすぎてった午後に 水溜りは空を映し出している
二つの車輪で 僕らそれに飛び込んだ
羽のように広がって 水しぶきが上がって
君は笑う 悪戯に ニヤニヤと
僕も笑う 声を上げ ゲラゲラと

歪んだ景色に取り囲まれても 君を抱いたら 不安は姿を消すんだ
胸の鐘の音を鳴らしてよ 壊れるほどの抱擁とキスで
露わに心を晒してよ ずっと二人でいられたらいい

「サボテンが赤い花を付けたよ」と言って
「急いでおいで」って僕に催促をする
何回も繰り返し 僕ら乾杯をしたんだ
だけど朝になって 花は萎れてしまって
君の指 花びらを 撫でてたろう
僕は思う その仕草 セクシーだと

表通りには 花も無いくせに
刺が多いから 油断していると刺さるや

胸の鐘の音を鳴らしてよ 切ないほどの抱擁とキスで
乾いた心を濡らしてよ ただ二人でいられたらいい

生臭くて柔らかい 温もりを抱きしめる時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くすぐったい様な乱暴に 君の本能を応じてる時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苦しさにも似た感情に もう名前なんてなくていいんだよ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I got back youthful days)
日常が押し殺してきた 剥き出しの自分を感じる

繋いだ手を放さないでよ 腐敗のムードを 交わして明日を奪うんだ

胸の鐘の音を鳴らしてよ 壊れるほどの抱擁とキスで
露わに心を晒してよ ずっと二人でいられたらいい
いつも二人でいられたらいい

------------------------------------------------------------------------------------------------------------------------

您覺得如何呢?旋律配上主唱櫻井的唱腔,再加上有點露骨的歌詞,是否觸動了您戀愛的心弦呢(雖然有點腐)?

那麼,我們下次再相會囉!

 

2016/2/28

和平紀念日

光是非得利益者仍然有人支持KMT,就代表洗腦控制是成功的。
我們豈能活在類似北朝鮮的時空!

除惡務盡。

為228犧牲的臺灣人英靈致敬。
也為遺族們的傷痛默哀。

願你愈來愈好。

2016/2/26

戰國名人後代子孫二三事--織田信長(四)



  身為戰國時代的武將.織田信長子孫的織田家第18代當主織田信孝,據說對於某個自稱是織田家後人的人物感到很困擾。

*  *  *

  本能寺位於一個叫做寺町御池的京都的中心部。在那邊有信長公廟,也有已經逝世家臣的廟宇。往塔婆(譯者註:塔婆是梵語Stupa的音譯,是指聚集佛,阿羅漢,帝王等等的身骨,遺髮或所持之物後,以為供養而立在墓旁的木板,照片如下。)並列的地方一看,寫著「要不要試著將您的大名寫在天正事變戰死者(森蘭丸等人)的供養處呢? 塔婆1枚……500日圓」。京都的寺廟可真是會做生意啊。


上面可以寫上供養人的名字,「為」字的上方由下至上分別為地水火風空,也就是「五輪塔」。
塔婆並列在墓旁的樣子
  大約在10年前,在這邊也舉辦了很妙的活動。是一個被稱為「織田家,明智家和睦」的活動。當時,從明智家出席的是,著有『本能寺之變 第431年的真實』等書的明智憲三郎先生,而織田家則是有一位A先生出席了此活動。


  雖然我不知道明智家的事情,但是A先生有到我這邊來打了聲招呼。他本來是埼玉縣的公務員,說是在父親那一代得知家族是安土捴(音ㄗㄨㄥˇ,同總 )見寺住持的末裔(譯者註:安土捴見寺是織田信長於建立安土城的時候一齊建造於城郭內的寺廟,開寺的住持據說是岩倉城主織田信安的三子)。當時他光是知道自己跟織田家是有淵源的就非常高興了。


  但是,從那之後沒多久,那位先生開始自稱「織田宗家13代當主」,本末倒置地開始了「和睦活動」,並開始上電視接受採訪。與明智家的和睦活動只是其中一項。


  我嚇了一大跳。說是嚇一跳,不如說是驚呆了。因為歷史上不明瞭的部分還堆積如山。與其說不應該輕率的採用這種事後諸葛的作法,不如說這已經是歷史學者一般的見解,並且我認為對於後代子孫來說,這是一種對於先人的禮儀。而且,織田家的宗家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信長長男(信忠)的血脈已經斷絕,一直到今日不管是哪個家系都沒有自稱自己是宗家。所以我對突然出現的「宗家」感到非常驚訝。


  跟A先生見面,總和了所聽到的部分與一些資料以後,所知道的就是以下這些部分(細部也許稍微有些不同,但是大致上應該是這樣沒有錯)。柏原藩的織田家,每當藩主換人的時候會從該家族中選出一人來接擔任安土捴見寺的住持。最後出身於織田家的住持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失去了寺廟,還俗以後收了一個養子,兩人搬到了樺太(譯者註:日俄戰爭後就屬於俄羅斯的一個島)。那位養子長大後結了幾次婚,生下數位兒子,其中一位過繼給了養父母,也改了姓,不知道自己有織田家的血緣地生活著。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此時已經是過了60歲的年紀了。而那個人的長子就是A先生。


  也許非常戲劇化,但是於情於理A先生是沒有辦法自稱是織田宗家的。並且偶然地,因為A先生跟我的父親(已故)同名同姓,對我來說被搞混實在是非常的困擾。因為這個理由,我拜託那位A先生不要再使用「織田宗家」,約定了「不要再自稱是宗家的當主」一事。之後,就再也沒有交集了。


(譯者註:根據搜尋的結果,這位A先生應該是叫作織田信和。另外那位明智的後人,其出身極可能也是不甚清楚,之後有機會我們再來看看。)


  但是呢,前幾天呢,我看到網路上這位A先生,打著「織田廟宗家13世」的旗幟,以重建安土過去的神社的名義,成立了集會,招募會員並且收取會費。我當然又嚇傻了。不是「織田宗家」的話,那用「織田廟宗家」就可以了吧?是這個意思嗎?雖然我覺得用創作家系的方式不太好就是了。


  大名系的織田家現在還有4家,但是不管那一個家系,都跟這位先生的活動沒有關係。只是光是身為織田家的一份子,在社會上就會被當成是同一個家系。想到這裡就會覺得真是有夠鬱卒的。朋友取笑說那是「有名税」,但是有名的是信長公,並不是我。真的是傷腦筋啊。



週刊朝日 2015年9月18日號
http://dot.asahi.com/wa/2015091000053.html

後記:話說最近也有一位打著中國皇帝後代名號的人...不過那九成八是假的吧。利用先人光環加在自己身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真正的後人感到很困擾唯恐避之不及,非真正的後人則是希望社會上的大家都這樣看待他。人性真的是一種很矛盾又有趣的現象。

2016/2/20

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六)一種類的炫富SOP

前言:這是一個作者(我)專屬發牢騷的單元。受不了別人碎碎念的人建議千萬別看。因為作者有預感這個單元會一直寫下去。其實這是向我一個好朋友致敬的單元。他把生活中讓他感到煩悶的時刻都記載下來,讓我覺得很有趣。發牢騷嘛,還不簡單!

隨著社群網站的流行,漸漸地出現了一群人,就讓我們稱之為SOP吧!這裡的SOP,是「Show Off Person」的縮寫。甚麼意思呢?就讓我來為各位說明一下。

早餐吃總匯三明治佐玫瑰奶茶,午餐吃水餃佐醬油酸辣湯,晚餐吃牛排佐牛血,消夜吃鱔魚麵佐爆乳辣妹,續攤佐...佐啤酒,上傳一下。

動輒六七千元的靴子(紅橙黃綠藍靛紫,一天換一個顏色),一件四五千塊的牛仔褲(記住褲腳要反摺,最好是以大衣櫃當背景),上傳。

一個人住在諾大的房間裡,拿出四台打掃機器人一起掃,還是要半小時才能掃完。用照片無法說明,只好拍成影片上傳。

高級進口性能車,把高速公路當Autobahn,一不小心開到時速200公里,一不小心被拍照,一不小心透漏了罰單金額,一不小心通通都繳了,輕鬆輕鬆,小事小事,口袋深深,麥可麥可。

到了超潮的咖啡店,火鍋店,健身房,女同事的家中,家中的別墅(對不起只能去三個人喔,你沒辦法去),一概上傳。買了正離子吹風機,重力波遙控器,回春蔬菜湯,透露一下網購的金額,哎呀不小心買了幾百本書了,才幾十萬塊,讚啦!

女生永遠是那嘟嘴一號表情,放大片+美肌+露乳溝。


本來嘛,這東西就像是我所謂的「時尚」定義一樣,自己穿得舒服,別人看的也舒服就好。不過內涵這東西嘛...我認為不是透過這些假象來判斷的。不信你捫心自問,哪天你把社群網站上的生日提醒關掉,會有幾個人真正記得的?一段時間都不要發動態,會有幾個人問你「怎麼了?」

有很大一部分,我認為這反倒是在掩飾自己的不安,最近不是有個甚麼兩性專家,墮胎還鬧離婚嗎?人為了讓自己好過,都是會說謊的。尤其會潛意識地掩蓋自己所缺乏的那一塊(您看我每天假裝文青就知道了)。

不過現在的風氣就是這樣,大家都可以透過社群網站上來「塑造」自己的「形象」。信或不信,跟或不跟,都是個人自由。我則是認為,觀察這些人的前後矛盾,實在還蠻有趣的。

後記:那個號稱喜歡美的事物那一位,不要再放你的嘟嘴照了,你他媽是男生。


2016/1/8

孟德與三郎--英雄相似論(十二) 不勞而獲

前情提要:話說筆者真的很久沒碰這個主題啦!
有句話說「忙到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筆者大概有點陷入那樣的窘境吧。不過,正因為如此,反倒讓筆者更加珍惜思考的時間,思考也更加有深度了。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來看一下曹孟德在平定北方後,做了甚麼事吧!在拙作的番外篇(三)是隻騎士世之奇士,籌畫所料中(依照慣例要來個置入性行銷),提到了郭嘉曾建議曹操攻打烏丸,並且他的遺計也讓公孫康送來袁熙袁尚的首級,此時是西元207年底,當年也是劉備將諸葛亮請出隆中那一年。

長坂坡之戰


  208年,回到鄴城的曹操開始命令兵士挖個大池塘,叫做玄武池。挖池塘幹甚麼?養烏龜嗎?非也,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曹操是準備要把旱鴨子訓練成水鴨子,打劉表了。此時的劉表已經病重,他有兩子劉琦與劉琮,但是還沒決定接棒人選,所以臣下都分成長子的劉琦派與次子的劉琮派。有沒有覺得很熟悉?這跟袁紹的情況一模一樣。其實不只袁紹,君不見只要有權力富貴,就會有太子朋黨與派系鬥爭。這在之後也發生在曹操,孫權,等等等身上。現今的世界當然也有。只能說,現在的人類除了生活非常便利以外,跟古代人比較起來真的是沒有甚麼進步,哎呀,一不小心就扯遠了,讓我們把鏡頭回到曹操這邊。

  當年的6月,曹操被任命為丞相,名義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說他實際上也是那一人之上)。7月,率領兵馬十餘萬人,開始征討劉表。8月,不知道是不是聽到這個消息嚇到了,劉表逝世,由次子劉琮即位。為什麼不是長子劉琦呢?因為劉琮是劉表的小老婆蔡夫人生的,而劉琮又娶了蔡夫人的姪女當老婆(麻煩倫常專家來告訴我這樣的親戚關係要怎麼叫),蔡夫人的弟弟蔡瑁跟外甥張允又是劉表身邊的重臣,整天在劉表面前說劉琮的壞話。劉琮不堪其擾,遂接受諸葛亮的建議出任江夏太守,來遠離政治風暴中心。因為劉表死的時候沒來得及留下遺言,所以那些劉琦派的就假造了一份遺囑,說要把位置傳給劉琮。之前,聽到父親病重消息的劉琦趕回襄陽探望老爸時,都被這些人擋在城門外了,怕孝順的劉琦一跟老爸見面,老爸又心軟把荊州交給他。劉琦得知後,只能流著淚離開。這是多麼的可憐啊!還有一點,劉琦跟劉備的關係還不錯,因為劉琮派的全都是親曹派。你想想,老爸身邊的部下跟老弟全部都跟你立場不同,大家各懷鬼胎,說有多鬱悶就有多鬱悶。

  劉琮即位後,聽從親曹派的建議,拱手讓出荊州。曹操這次等於是中了大樂透,剛平定北方又不戰而獲荊州,真是太爽了。同時,駐紮在樊城的劉備不知道劉琮已經投降,一直到曹操大軍開拔到宛城才得知這個消息。此時諸葛亮其實有勸諫劉備攻打劉琮來佔有襄陽,但是劉備只說了一句「我不忍心」。劉備作為一方英雄,本身其實也有殘忍的一面,不過筆者相信他是仁慈有德行的,才有辦法吸引那麼多有才能的人為他賣命。

  得知劉琮投降的劉備,立刻決定向江陵撤退,他在出發後經過襄陽城,喊劉琮出來,但劉琮不敢出面。劉琮的大部分部下,與不想被曹操統治的荊州百姓,於是跟著劉備開始撤往江陵。劉備經過了襄陽城外劉表的墳墓時,據說是流著眼淚離去的。但在此時,輕裝到達襄陽的曹操已經派出麾下的精銳部隊虎豹騎,日以繼夜的追趕劉備(因為江陵有物資,曹操怕劉備先占走了)。走到途中的當陽時,匯聚的人數竟然多達十幾萬人,輜重也有數千兩,帶著這麼多人逃難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一天只能走十幾里,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曹操的騎兵追上。劉備此時派遣關羽先帶領水軍離開,到時候在江陵會合。這邊來張地圖,讓各位讀者們了解一下地理位置。
請大家看看地理位置吧。

  有人告訴劉備說「明公宜速速前往江陵,現在人馬雖然眾多,但是穿著鎧甲的沒有幾個人。要是曹操的騎兵來了,該怎麼阻擋?」劉備告訴他「要成大事,就要以人為根本。現在這些人是來跟隨我的,我怎麼忍心離他們而去呢!」而,在當陽這個地方,劉備被曹軍追上了。

虎將一吼,曹軍失威風


  您想想,十餘萬平民加上兩千多名步兵,能否抵抗五千精銳騎兵的攻擊?當然是沒有辦法,劉備軍馬上潰散,還好這時候有兩名虎將跳出來了,一是張飛,一是趙雲。被劉備命令斷後的張飛率領二十餘騎擋在橋的前面,對著數倍於己的曹軍大吼:「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老子就是張益德了!要單挑決一死戰的的可以放馬過來!)」這一吼,成功的嚇阻了曹軍,也為劉備爭取到了寶貴的逃跑時間,更讓趙雲能夠保護阿斗與甘夫人到安全的地方。甚至在〈三國演義〉的妙筆生花中,張飛不但大吼了三聲,更嚇死了曹軍一名部將。這部分的描寫在〈三國演義〉的渲染後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之後張飛形象的建立中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想當初筆者讀到〈三國演義〉這段原文時,也不覺心中激動,熱血澎湃了起來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
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
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
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
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
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
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湧,馬似山崩,自相踐踏。
後人有詩贊曰:「長板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三國演義原文)



火鳳燎原給出了更新穎的張飛形象,他不是守在橋上,而是主動進攻。
〈三國演義〉後來又描寫張飛看到曹軍撤退,立刻把橋拆斷回到劉備身邊,被曹操得知後曹操推斷「彼斷橋而去,必心怯也」,就不得不佩服羅貫中的人物形象描寫能力了,一是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二是曹軍將領懷疑「此恐是諸葛亮之詐謀,不可輕進」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是曹操聰黠狡詐,立刻看出「張飛一勇之夫,豈有詐謀!」善於判斷戰機的形象。但,就如同日本戰國時代的宮本武藏一樣,本身武藝高強,並不代表率兵打仗就能輕易得勝,尤其是在這種敵我雙方戰力懸殊的情形下,想必史實上的張飛也有一樣的感嘆吧!

單騎救主,血染征袍紅


  在長坂坡大顯身手的還有另一位勇將:趙雲。話說劉備被曹軍追上時,只能狼狽地連妻兒都不顧率領數十騎逃跑,此時,某手下(〈三國演義〉為糜芳)對劉備說,他看到趙雲往曹軍的方向去,想必是去投靠曹操了。劉備一聽,用手戟打了那個人,並說:「子龍是不會拋棄我的。」從這邊可以看出劉備的識人之明,而在羅貫中的安排下,莽張飛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氣沖沖地率領二十個騎兵去尋找趙雲(張飛曰:「待我親自尋他去。若撞見時,一槍刺死!」),而剛好在經過長坂橋時,心生一計,命令率領的二十餘騎都砍下樹枝栓在馬尾上,並在附近的樹林內往來馳騁,衝起塵土以為疑兵。飛卻親自橫茅立馬於橋上,向西而望

  其實在這種狀況下,要保護劉備的家屬逃走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提演義中趙子龍左衝右突,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甚至奪取曹操寶劍「青釭劍」了。不過,趙雲忠心勇猛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呀!!!讓我們來看看有關這個主題的其他作品。
郵票~~

演藝中描寫糜夫人不願拖累趙雲,遂投井而死。
(史實上,糜夫人此時已故)



  後續,命不該絕的劉備放棄逃往江陵,轉往漢津方向,恰巧遇上關羽的船隊,又在途中遇到劉琦軍隊一萬餘人,就決定逃往夏口。剛好,可說是三國最有外交眼光與手腕的鹵素(自動選字你也太過分了)魯肅魯子敬來打探消息,劉備於是派出諸葛亮出使江東與孫權結盟,後來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漸成三國鼎立之勢。曹操這次拿下荊州,可說是兵不血刃,不過他後來否決賈詡的建議執意與孫劉聯軍一戰,導致赤壁大敗失去對荊州的控制權,則是本人始料未及的吧!放眼織田信長的一生,是否有這種類似的情形呢?讓我們來看看。



伊勢地區侵攻

以養子策略篡奪北畠(這個字念「田」)家


   約莫在信長擁立足利義昭上京的同時(西元1568年,信長34歲),信長也打算將勢力伸進伊勢地區。此時,控制該地區的最大豪族為北畠氏。他先與伊勢北部的神戶具盛講和,讓自己的三男織田信孝成為神戶氏的養子(也就是之後會繼承神戶家的家督,此種做法是戰國時代的主流),並流放北畠具教的次子長野具藤(為啥這裡老爸跟兒子不同姓?聰明的讀者一定知道,北畠具教同樣地把兒子送進長野家來繼承),讓自己的親弟弟織田信包迎娶長野藤定的女兒,順便成為長野家的當主。

  隔年(1569年)8月20日,北畠具教的親弟弟木造具政因為瀧川一益的計謀倒戈到織田家一方(哥哥跟弟弟不同姓的理由同上),同一天內信長就從岐阜城出兵攻打伊勢南部地區北畠具教的居城大河內城。相對於兵力約有七萬的織田方,北畠具教這邊守城的只有約八千名士兵。織田方一一攻下大河內城的支城,最後採取包圍之勢形成籠城戰

  10月3日,北畠具教投降,條件是信長將自己的次子織田信雄送入北畠家當養子,以及北畠具教父子等人必須讓出大河內城,移居別處。以下是大略的圖表(有此一說,說信長在大河內之戰時欲利用足利義昭的將軍權威來保持和平,但兩人對於和平的條件有所齟齬,也是兩人之後衝突的一個原因。欲知詳情,請看拙作第八篇)。


圖片來源:真說。織田信長記





北畠一族的反抗,三瀨之變


 三年後(1572年),北畠的舊臣因為無法心服由織田信雄來繼承北畠家,便派遣重臣鳥屋尾滿榮前與欲上京的武田信玄密會,約定在信玄成功上洛時會提供船隻(筆者推測,應該是信玄屆時與信長作戰時會倒戈的意思)。1576年,得知此事的信長,於是起意清算北畠家。當年的11月25日,信長命令北畠家的舊臣率領軍隊包圍並攻進了三瀨御所(北畠具教讓出大河內城後的居所),殺死北畠具教以及他的四子龜松丸,五子德松丸,共一族三十餘人與家臣十四人。
  
 同一天,信雄也將長野具藤(北畠具教次子),北畠親成(北畠具教三子)與坂內具義(北畠具教女婿)招集到田丸城內,並安排將三人殺害。剩下的北畠政成(北畠具教族人)雖然試著據守在霧山城做反抗,但信長即刻派遣木下秀吉,織田信孝等人率領一萬五千人包圍霧山城。12月4日城破,北畠政成等人自殺。

 之後,得知一族被肅清的北畠具教三弟,由奈良興福寺東門院院主還俗,改名為北畠具親,與鳥屋尾滿榮等北畠家臣起兵反抗信長,但被信雄麾下的日置大膳亮,日置次太夫兄弟擊敗,逃往毛利輝元處尋求庇護。至此,信長幾乎已將北畠一族的勢力清算完畢,整個伊勢地區也納入手中。

 至於最重要的,這個過程中曹操跟信長有沒有相似之處?以筆者來看,有一個地方是特別詭譎的。曹操在得到荊州前,一票荊州名士包括蒯越,蒯良,蔡瑁等都是挺曹派的,其中蒯越跟蔡瑁還曾經在劉表宴請劉備時想設計害死劉備,曹操能這麼簡單的得到荊州,這幾人居功厥偉。但是歷史上雖然沒有記載,〈三國演義〉卻描寫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在沒有查證的情況下就輕易相信蔡瑁,張允兩人要反叛,並殺死了兩人。兩人本是優秀的水軍將領,也因為這樣一誤殺,造成了之後導致赤壁之戰會失敗的原因之一。

 平心而論,剛得到的地盤民心尚未歸附,需要一點時間來安定,曹操不先休養生息急著攻打孫權,荊州舊部要是倒戈的話也不是不可能,只好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先斬後奏。雖然說歷史上並沒有記載蔡瑁,張允的死因,但是演義所描述的結果,也完全不是不可能的。鬥爭,清算,失勢。也許只要有人類,就會有這些醜惡的行為吧!


 下次,筆者要把三國第二場大戰役赤壁之戰與信長的姊川之戰做個比較,雖然不知道何時才會完成,敬請期待。

作者精選

芥川龍之介(一)與絢爛的大正時代一同散去的文豪

嗯,本部落格很久沒有文章了,既然一開站就是以芥川龍之介的文章,那麼,來介紹一下這位文豪的生平吧。 說到「明治時代」的文學,大家腦海裡應該會浮現「夏目漱石」。而漱石晚年最疼愛的弟子,就是芥川龍之介。說他代表了「大正時代」的文學,其實並不為過。 芥川出生於明治二十五年...